針對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材的改革,創新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顯得愈來愈重要。筆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全程合作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關于全程合作模式
全程合作教學模式是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方式實現教學目的的新模式。其具體步驟為合作設計—合作釋疑—合作反饋。其核心理論可以概括成三句話:一是學生會的教師不教;二是部分學生會的,小組合作解決;三是學生不會的教師加以引領。
二、全程合作模式的操作策略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實踐創新的過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要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要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所以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本人大膽突破,采用了一些做法。
(一)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
一提到創新教育,我們往往是做一些脫離教材的活動,如小制作、小發明等等,或者是借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得離奇,便是創新,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其實,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都是創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故意創設能夠采用多種方式方法解決問題的題型,鼓勵大家充分發揮自身和團隊的精神,聯系過去和現今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結果往往是有時對于一個題目學生最后能夠歸納總結出五、六種方法。
(二)創設寬松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教學模式。全程合作教學模式正好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領作用。例如,在初一數學《線段、射線和直線》一課的教學中,我把課堂分成了3部分,一是學生已經知道的,二是學生還有疑惑的,三是學生不懂的。第一部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和畫法因為有小學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知道,因此很快就過去了。第二部分三種線的表示方法,由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程度和理解程度的偏差,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表示,這時就是能夠充分發揮優秀學生才能的時候,通過學生對學生的講解,用他們最為樸實、原始的話語解釋給那些存在疑惑的學生聽,老師再適宜的去規范,明確要求,使全體學生能夠掌握它們的表示方式,再加以適當的練習鞏固。第三部分數圖形中三種線的條數對大家來說比較困難,所以需要老師帶領大家來共同探索規律,但是也并不是由老師來給出結論,而是學生通過老師給出的一些具體的實例發現規律,最后由學生總結方法。在此過程中,要使得所有學生都有事干,在教學設計時要設計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問題和方案,充分調動學生間競爭意識和學生團隊間的競爭意識。
(三)公平公正、客觀的評價每個學生,盡可能的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全程合作教學模式提倡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到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師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部分學生能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題目,但是卻不能把他自己的想法或者觀點清楚的表示出來,原因或許就在我們給予他的氛圍可能比較凝重,使學生倍感壓力,產生緊張,更有甚者會語無倫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在班集體中,學生在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在此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細心把握,關心到每個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潛能。
(四)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
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質疑。批判性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發明與創造正是從批判性質疑開始。讓學生敢于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于對教師的講解質疑,特別是同學的觀點,由于商榷余地較大,更要敢于質疑。能夠打破常規,進行批判性質疑,并且勇于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必備的素質。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里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全程合作模式提倡由學生來總結課堂教學內容和重點,使學生更清醒的把握教材內容、側重點。培養學生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集中思維的能力,這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程度和科學性。培養總結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將總結的機會盡可能地放給學生,如總結一個問題,總結一堂課的內容,總結一次討論的結果,總結一次辯論的正、反意見等。
(五)在合作過程中采取適當的競爭機制、獎勵制度
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全程合作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一些形式多樣,難易不等的興趣活動,發揮他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學習的興趣。
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總之只有師生共同的配合,充分發掘學生的才能,才能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