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說素質教育的概念我們已早有耳聞,但在應試教育體制的長期影響下,素質教育的實施工作落實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加之高考的巨大壓力,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本文通過對我國現階段實施的素質教育的思想基礎、法律依據、存在問題的研究,著重闡述中學體育課程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的特殊地位及重要作用。最終為中學體育教育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中學體育;素質教育;現狀;地位;作用
“二十一世紀最貴的是什么?——是人才”。國家的未來、民族的興旺取決于人才的素質。而培養人才靠的是教育。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符合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和發展需要的新型教育體制。素質教育的根本在于使人得到全方位的綜合發展。青少年充滿活力、意氣風發,是民族生命力的體現,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基礎。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青少年的健康問題,也十分關注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工作。然而,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情況卻不盡如人意。由于學習壓力過大,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等等因素導致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對于這一現狀,胡總書記在2007年作出重要指示“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茁壯成長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黨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在有關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的7號文件中提出,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秉著對國家、民族負責的精神,以增強體育教育為突破口,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的有關要求切實的落實到教育工作中。
一、素質教育的相關概念和主要任務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是相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在變革舊的教育體制的基礎上率先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并展開實踐。素質教育要求中小學教育要從應試教育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方向轉變,讓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的實質是個性發展,首先,從發展的基本內容而言是個體的發展,第二,通過個性的充分發揮而綜合發展,第三,全面發展由個體發展而組成,脫離了個體,發展無從談起。這就表明,人的發展即自由發展。學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綜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在開展教育工作時不能一味的追求嚴格管理、盲目的填鴨式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耽誤了學生特長的發展。
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能夠使參與社會勞動的人們所必備的各種素質均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使勞動者能普遍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換言之,素質教育即是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潛在能力,最終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對綜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中學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不僅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強健的體魄。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為迎接各種挑戰打下堅實基礎。所以,人們的健康狀況已然成為各國紛紛關注的焦點。
體育課程是學生在受教育期間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方式,因此,學校體育教育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特點,為學生打造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體育課程的功能和社會發展對體育教育的要求決定了學校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毛主席早在1917就提出了“體育之道,配智育與德育,無體即無德智也”的先進思想。1950年又明確提出了“健康第一”這一指示:“我們的教育,應使受教育者得到智育、德育、體育的全面發展。”由領導人高度重視程度可見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通過體育鍛煉,強健了學生們的身體,培養了身體的協調性;在群體合作的體育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同時思想品格、德育審美方面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學體育和品德教育、智力開發、美勞教育互相促進、互為補充。忽略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無法達到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
三、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策略
深入分析探討了中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之后,聯系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對策,以促進中學體育教育的長足進步。
(一)轉變觀念 引起重視
在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體育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培養頑強不屈、堅韌勇敢的體育精神,達到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相互結合的教育目的。特別是要在學生的思想中樹立體育鍛煉是人生必修課的觀念,正確認識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二)組建新型教師隊伍
中學體育教師擔負著體育教育基礎環節的重任,應當不斷自覺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并且要具備解決教學工作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的能力。必須高度重視體育教師培訓工作,強化理論學習,利用現代化新理論、新技能來武裝中學體育教育人員。
(三)結合實際改進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要求要減少學生課業負擔。體育教育作為“應試”向“非應試”轉變的著重點理應率先發力,摒棄落后的教育方式。具體來說:首先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回味思考,形成“意猶未盡”的教學境界。其次,教師應在恰當時刻刻意給學生造成小小的挫敗感,以此激發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調動潛在學習能力。將體育教育從完成任務變成學生的內在渴求。
(四)開展課外活動 發展學生特長
中學體育教育不能局限在課堂中,還要開展課外活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學生發展興趣特長、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重要平臺。體育教師可以選擇性的開展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校園籃球賽、拔河比賽,或者組建體育社團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為有體育特長的同學提供了發展的平臺。使他們在比賽中有成就感,為日后投身祖國體育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中學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人才的主要因素。中學體育不僅僅有利于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還可以通過這一途徑來向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堅強的品格,陶冶情操。中學體育教育不只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總而言之,中學體育在落實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參考文獻】
[1]李旺峰.中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J].發展.2009(09)
[2]何全.中學體育與素質教育[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8(S2)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天山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