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是當前中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學生對此不滿,不少教師為此苦惱。“臺上口干舌燥,臺下掩耳偷笑;臺上眉飛色舞,臺下冷若冰霜;臺上揮汗如雨,臺下趴桌睡覺……”有人甚至用這樣的打油詩來諷刺這種現狀。作為教者,不由得為此慚愧擔憂。那么,到底應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呢?本人試著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四點粗淺和不成熟的看法,祈求拋磚引玉,引出大方之言。
一、要破除滿堂灌
“破除滿堂灌”的口號已喊了很長時間,但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仍然在用它甚至還樂此不疲。理論和事實都已證明,滿堂灌不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也不受學生歡迎。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忍痛割“愛”,拋棄它,采用啟發式和精講多練的教法呢?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深入鉆研教綱﹑教材,了解學生實際,認真地去設計啟發引導的方法,就一定能夠逐漸熟練地運用啟發式。
運用啟發式,要在設計引導方法上下功夫。講一個單元或一篇課文,按教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重、難點后,精心設計引導的方法。設計提問,要有目的有計劃,不宜雜亂,抓住關鍵性的問題,抓住能引起學生興趣、觸發學生思維的誘因,步步深入地進行啟發引導。能觸發學生思維的誘因有很多,就課文而言,有的是貌似矛盾實際非矛盾的地方,有的是有爭議的地方。所有這些,都可以用來設計提問,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啟發式,不僅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步步深入地理解單個問題,而且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性,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如有的課文有許多疊詞,如果一個個孤立講解這些詞語,不僅浪費時間精力,效果也不好。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掌握各類詞疊音的規律——形容詞疊音,形容的程度有所加強,前一個字起到程度副詞“很”的作用,如“輕輕”即“很輕”;副詞疊音,意義不變,如“漸漸”與“漸”的意思一樣,都是“逐漸”的意思……掌握了這些規律性,就可以聞一知十,提高教學效率。講中有練,講練結合,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學生動腦思考問題,動口回答問題,這些都可以視作“練”,如果能再在講課中適時進行重點知識的“筆練”,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要做好指導和檢查課前預習
要做好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首先要對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思想上重視了,方法也就容易摸索出來。
課前預習的形式有課堂預習和課外預習兩種。課前預習的內容也有一般性的預習和重點預習兩種。一般性的預習主要是給不懂的字、詞、句打上記號,考慮文章的層次結構、中心思想;重點預習是按課后的“思考和練習”題或按老師布置的預習題進行預習。指導預習,除了要給學生充分講明預習的好處外,關鍵是要設計好預習題或預習提要。預習題不宜太多太難,應根據教學重點以掃除理解課文的障礙,引導學生入門為主,為理解﹑掌握教學重點打下基礎。所以預習的內容一般是多數學生不懂的﹑對表現中心思想關系最密切的字、詞、句、主要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和寫作特點等。預習訓練有了一定的基礎后,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設計預習題。檢查預習可在課后或課堂上進行,可檢查預習筆記,也可讓學生口答。對認真預習、能自行設計有水平的預習題和善于質疑問難的學生應表揚鼓勵。盡量使全體學生認真預習,這樣,既為提高聽課效率打好基礎,又能逐步培養獨自預習的能力。
三、把握提問藝術,給學生成功的喜悅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久以往,學生會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如教《故鄉》這課時,我就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不同的問題。對一般的學生,我這樣問:我為什么回故鄉?我見了哪些人?他們有些什么變化?而對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我則問:小說是怎么樣刻畫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在我眼中,閏土、楊二嫂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哪些地方?原因是什么?通過這樣不同深度的提問,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學生有了成功感,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教學方法要直觀、靈活
葉圣陶先生教導我們:“唯有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漪、錢夢龍等著名語文教師,不但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而且十分講究運用教學方法的技巧。可見,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直觀、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特別是多媒體課件,能夠提供真實、生動的素材,強烈的吸引學生,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現在,很多學校都重視運用多媒體教學。它帶來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它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增,有利于其掌握教學內容,特別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就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效率。再者,作為教師,每堂課應留下一定的空余,讓學生多誦讀,多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當堂進行創作,還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空間。
總之,上課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科學。為更好的培養新一代,我們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迸發出新的火花,展示亮麗的風采。我們應從綜合性考慮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力求融知識、能力、智力和情感于一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取得教學質量上的突破。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