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課程理念認為,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之下,通過教師的引導來進行發現式學習,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如今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也提倡要為學生創設有效地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夠形成多種能力。在本文中,筆者結合了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總結了幾點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希望能夠對數學教學素質化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教學情境;數學教學;素質教育
在新課改理念中,我們往往把數學教學活動看成是一個數學思維交互的學習過程,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新課改對于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為此,在新課改下所開展的數學教學應該是在創設一定教學情境之下,通過引導發現來讓學生實現知識的自我構建,進而達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目標。那么,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如何結合數學學科的特征為學生創設一個有效的教學情境呢?
一、利用有趣的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故事往往具有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特征,因此,很多的學生對于聽故事往往興趣濃厚。了解了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就可以結合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例如,我在給學生介紹“有理數的乘方”時,就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大臣給國王進獻了一套國際象棋,結果深得國王歡心,為了獎勵這個大臣,國王讓大臣提出任意一個要求,結果這個大臣只是要求國王賞賜給他一些米,就按照眼前的象棋棋盤,在第一格中放一粒米,在第二格中放兩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就這樣以此類推,一直放到棋盤上的最后一格。聽了這個要求以后,國王爽快地答應了大臣的要求,結果最后國王發現,要想把米粒填到最后一個棋盤空格,即使把國庫中所有的米拿出來也遠遠不夠,國王對此感到非常驚訝。故事說到了這里,學生也感到非常驚訝,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學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非常強烈,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就輕松地把學生引入到了學習情境中,這樣,學生就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來。
二、從生活實際入手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夠用到數學知識。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相比,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往往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經常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從學生比較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來為知識的講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這樣最后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軸對稱的圖形時,就給學生搜集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如風箏、北京故宮鳥瞰圖、各種生活用品等,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然后自己總結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不但有效拉近了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利用懸念創設教學情境
由心理學知識我們知道,好奇心在人們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起到內部驅動力的作用,換句話說,一旦人們對某件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樣就會給他們的探索活動帶來強大的動力。而把這個理論用到教學活動中來,我們的教師就可以通過制造懸念來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去主動地進行探索研究。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時,就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幾個任意的凸四邊形,然后把各個邊的中點連接起來,看一下能構成什么圖形。結果學生驚奇的發現,無論是什么形狀的凸四邊形,把它的中點連接起來都會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種現象強烈地激發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就這樣,在懸念的驅使之下,學生開始投入到了本節課的知識學習中來。
四、利用數學實驗來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紀,很多時候,相較于動腦思考,更多的學生喜歡實際動手操作。就像是物理化學學科,大多數學生都對實驗課有著更濃厚的興趣。為此,我們在數學課堂上,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數學實驗來創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垂直于弦的直徑”時,就在上課的時候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板拿了出來,然后沿著圓紙板的任意一條直徑把圓進行對折,再把對折后的圓拿起來向學生提問:“沿著圓的直徑進行對折,可以使得圓的兩邊完全重合,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圓是屬于什么圖形?”“軸對稱圖形”學生立刻給出了答案。接著,我再把手中的圓的圓心用筆標出來,并畫出一條弦,接著再畫出一條與這條弦相垂直的直徑,接著再把圓形紙板沿著這條與弦相垂直的直徑進行對折,讓學生再仔細觀察,結果學生在觀察以后逐漸總結出了垂直于弦的直徑的相關性質。從這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出,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所做的就是利用實驗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在這個情境之下自覺地進行探索、總結,并最終得到想要的結論。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完全處于一個自主探究的地位,而教師只是從旁適當點撥,為此,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在此過程中都能夠有所體現,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情境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探索能力等多種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加顯著,這種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徹底打破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綜合素質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教學情境的設計,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曹永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3期
[2]王厚嶺.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J].成才之路,2010年35期
[3]史顯友.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文理導航(上旬),2011年06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袁灶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