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學生認知能力和需求觀念的擴大,以及新思維教學方式與科學技術的同步,仍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來教育學生已遠遠達不到教學的目的,而利用現代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來為我們的教育做鋪墊,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已在中學課堂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走進課堂,走進現代音樂教學新境界,為學生開辟了一片更廣闊的藝術天地。多媒體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對于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現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有利于情境的創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放松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字】多媒體教學 音樂教學 促進作用 音樂欣賞 審美能力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50-02
音樂教育可以培養人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藝術審美情趣,激發和促進想象力、思維力的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和造就全面發展人才的教育目的。現代教學手段是加強和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把多媒體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對于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它能通過視覺傳達并配以有效的輔助方式直接對學生產生視覺影響,從而使學生產生立體想象思維,以更好更全面的方式讓學生去接受,形成很好的音樂思維方式,達到視聽一體的絕妙效果。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而音樂欣賞是創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充分利用其色彩鮮艷,圖像生動,能將聲音、文字、圖像相結合的特點,引導學生在聆聽中去感知、認識、想象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學生由于好奇和興趣而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技術到教學中去開發學生的智慧,讓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使音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多媒體對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用多媒體教學,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
在常規教學中,每遇到欣賞課,教師只是播放樂曲,簡單地講解,因此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一種模糊的意識──音樂欣賞課就是聽聽樂曲而已,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學錄像帶。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的聽覺與視覺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感情也會自然而然地投入進去。一堂課下來,學生會對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內容有比較深的理解,從而轉變以往欣賞課只是“過過耳朵”的舊觀念,可以引申為“心賞”,用心來體會音樂作品。例如,初中音樂教材上的欣賞曲目《梁山伯與祝英臺》來源于美麗的民間傳說“梁祝”的愛情故事。筆者將現代化教學設備如音響、投影儀、放像機、影碟機等外圍設備有機結合起來,為教學服務。在學生欣賞之前,先讓學生聽流行版的《梁祝》然后再去欣賞教材上的曲目,最后對兩者加以比較,這樣會使學生容易接受并樂于去接受欣賞、體味傳統音樂的旋律之美和情感之美。利用恰當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補充現行教材的不足,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熱愛課本的基礎上,了解和吸納其他風格的音樂。讓流行音樂進課堂,絕不是放棄教材內容,而單純地遷就學生,把音樂課簡單地變成流行音樂的教唱和欣賞課,而是對入選教材的流行音樂進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選,挑選的標準應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盡可能完美統一”,以及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流行音樂與正統音樂教育理念和手段雖然有著極大的差別,但在基本方法、基礎訓練、基本理論方面仍然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因此,在基礎音樂教學中有選擇地納入流行音樂的教學是有必要的,有利于讓學生了解每一部分旋律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達到欣賞的真正目的,形成融洽的課堂氛圍,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見識。
二 用多媒體教學,使音樂形象更加鮮明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視線不再單純地固定在黑板上,讓課本知識都動起來就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音樂是聽的藝術,也是情感的一種流露。在演唱或欣賞過程中,首先就必須先要理解音樂,否則就達不到音樂審美的目的。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把音樂所要表現的情境用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對音樂形象一目了然。如歌曲《小紅帽》,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小紅帽》的動畫片,學生對《小紅帽》所要表達的故事一看便知,音樂形象展現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樣也為表現與創造音樂形象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欣賞音樂時由于沒有歌詞,學生一般難以體會音樂形象,如果借助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具體化,讓音樂形象更加鮮明。如欣賞鋼琴曲《保衛黃河》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把黃河驚濤駭浪的情景展現出來,也可以給學生介紹作者當時創作時的心情和背景,使音樂情感與藝術形象完美地結合起來。有了對音樂的理解,再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學生理解起音樂作品就更加容易了。
三 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強教學效果、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提高他們欣賞美的能力。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這已成為音樂教育界的一種共識。因此,在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力的同時,必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唱歌和欣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等場面。如在欣賞課《黃河大合唱》第七首—《保衛黃河》時,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從形象色彩、音樂旋律等視野和聽覺方面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磅礴的氣勢和中國人民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美,從心靈深處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四 用多媒體教學,放松壓力,激發學習興趣
人的想象靠語言、靠情境去激發。而在教學中,情境的再現是通過多媒體來實現的。不使用多媒體,就很難直觀地再現情境;沒有情境,就不能激發學生更豐富的想象力。如在欣賞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時,筆者根據樂曲內容將它制成“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澗瀾拍巖、欸乃歸舟”八幅燈片,學生在欣賞時,既有聽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這樣充分激發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師不能選擇天賦,但可以選擇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點,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音樂課學習中來。
五 結束語
總之,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教育和學生獲得知識的需要。在學校綜合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技術對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能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展現優美、生動的聲像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習音樂,使學生的審美體驗更真切、更強烈,從而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活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音樂教育插上信息技術的翅膀,實現新的飛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參考文獻
[1]馬海生.多媒體音樂系統的應用[A].首屆STN全國數字化音樂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
[2]李克東.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3]李學銳.發揮電教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電化教育,1997(10)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