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要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美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長期以來,教育者都習慣于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學校并不重視音樂課程,導致音樂教師缺乏創新精神,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效果低下。本文從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進行師生互動四個方面闡述了怎樣優化教學方式,以達到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
【關鍵字】優化 提高 教學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68-01
音樂課是教育者培養學生音樂審美體驗,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音樂課在培養學生先進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視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在學習中陶冶情操和培養藝術素養。所以,音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唱上一支歌”的教學,要千方百計地優化教學方式,提高音樂課堂效果。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演繹精彩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表明,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音樂的第一步,也是促使學生感受音樂魅力的前提。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學時,音樂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手段營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音樂課堂充滿興趣。例如,在教學《小烏鴉愛媽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課堂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把學生拉進小烏鴉愛媽媽的情境中,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這一課的伴奏音樂,在音樂中講述烏鴉媽媽在小烏鴉小的時候悉心照顧它,當烏鴉媽媽年紀大了的時候,小烏鴉牢記媽媽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照顧年邁的媽媽。在講述中,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詮釋母愛的偉大,引發學生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在學生心中激蕩起與小烏鴉類似的情感時,進一步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感受母愛偉大的情感中激發學習興趣,致使學生積極地學習歌曲、演唱歌曲。這樣的情境創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課堂因為學生的主動性而精彩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效果。
二 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優化教學過程
傳統的教學理念一直關注的是教師“教”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做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只是起“主導”作用。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做好“引路人”和“指導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例如,在進行《我們才不怕大灰狼》教學中,教師可以用三只小豬的故事導入新課,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教學內容中來,學生會被三只小豬的故事情節所打動。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學習歌曲的錄音,讓學生跟隨錄音進行歌唱。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如“蓋房子的時候,三只小豬誰最用心?”“當三只小豬面對大灰狼時,誰表現的最勇敢?”“在大灰狼的暴力下,誰的房子最牢固”“三只小豬里面你最喜歡那只小豬?為什么?”等。教師可以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所學歌曲的含義,也可以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找出歌曲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通過這種引導的教學方法可以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思考,找尋問題的答案,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效果。
三 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合作學習
傳統的教學理念一直把音樂教師定位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這種教學理念過分強調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性,致使音樂教師即使勤勤懇懇地教學,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現代音樂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節奏和節拍的訓練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前告訴學生本節課所要教授的知識內容,讓他們課下自制一些擊打型的小樂器,如用廢舊的易拉罐放入小石子進行敲打;用小木棒擊打塑料瓶等。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自己的琴聲敲擊自己的自制樂器,在學生熟練后,用舉手的方式選出幾名學生進行單獨敲打,調動學生的表演興趣和好勝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自己自制的簡單樂器感受和比較單調的節奏與綜合演奏效果的區別。這種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 師生互動、創新課堂,優化教學形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所學的音樂篇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加。例如,在進行《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演奏出這首曲子的節奏,讓學生感受所演奏的曲段的節奏,尋找出最自然動聽的一段演奏。然后,教師再向學生講述彝族的風俗文化和奇聞趣事,由此導入這節課所學的歌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這首歌曲的錄音,讓學生跟著錄音學習這首歌曲的曲調,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幾個彝族舞蹈的動作,帶著學生一起跟著視頻學習這幾個動作,最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個小組根據這首歌曲編出幾個舞蹈動作,進行表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音樂作為一門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藝術類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效果也應成為所有音樂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首要思考的問題。音樂教師要從激發學生興趣、發揮自身主導性、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師生互動等方面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力求收到良好的音樂課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