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一種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創新學習 興趣 創造能力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74-01
科教興國,人才為本。在當前時代,我們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人才。為了讓學生成為具有信息素養的新世紀創新型人才,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 精選教學軟件,營造創新氛圍
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實踐也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便會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強迫地學變為自覺學,心情會變得愉快,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象力變得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保持奮進的學習勁頭。信息技術學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學生本來就有濃厚的興趣。為了保持這種興趣,更應優化教學內容,精選教學軟件,否則,學生很容易把已有的興趣都失去。對于這樣的情況,本人精心挑選了各種教學軟件,如打字高手、五筆打字員等,使多種教學程序合理科學有效地相互結合。
二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興趣是學生探索、創造的力量源泉,是學生的最好老師,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則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程序設計是施展學生想象力、發揮創造才能的較為有效的手段與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實踐,通過演示與講解,讓學生照抄照記是一次學習與訓練,但不是創造。要創造就需要學生自己也動起腦筋,用自己的想法來進行設計。在教學生用QBasic軟件進行程序設計時,本人先讓他們把示例中的程序看明白,掌握它的設計思想,記住關鍵的程序設計語句,再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按自己的思路想出其他的一些新的編程辦法,積極地鼓勵他們上機用調試程序,并且相互之間進行交流,讓他們在程序運行成功的喜悅中掌握編程的方法與技巧。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含有趣味數學知識方面的一些實例,如水仙花數、同構數、猴子吃桃、雞兔同籠等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程序設計的精巧思路與其中蘊含數學算法的美感,這樣就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審美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范——教師輔導——學生獨立操作——學生互評作業——最后修改、定型”的過程,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使學生達到所需的教學目標。在學生獨立操作時,可以啟發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在電腦上進行創新設計,利用多媒體教室的交互性,讓學生互評作業,發表自己的見解,之后,每位學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程序;最后,可以將部分好的作業打印出來進行展示。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中,本人不斷地將新知識、新方法、新技巧的學習融入課堂,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
三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生能力
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性課程,具有文化性、應用性、發展性和模塊化等特點。時代不斷進步,世界呼喚信息技術文化的普及與推廣。中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大多數是計算機操作,主要是一些應用軟件的使用,計算機既是他們的學習對象又是學習工具。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軟件不斷快速的產生等,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可能讓學生掌握所有的軟件使用方法,而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不斷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起指導、啟發,達成共識的作用。教師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不需面面俱到、包辦代替學生所要做的一切;而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例如,在教學生辦公自動化軟件“Word”時,本人沒有進行滔滔不絕地講解,而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已學過的“打字高手”等程序的窗口,讓他們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Word”程序。在學生充分實踐后請學生演示操作,而本人只需略作點拔、歸納即可。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即可輕而易舉地解決關閉“Word”窗口、“Word”窗口的組成及相關菜單的使用介紹。這樣,學生積極地把學過的舊知識和新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學得輕松,也容易掌握。再如:教學PowerPoint軟件時,由于學生之前已學過Word字處理軟件,本人就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學“Word”中如何輸入文本并對其進行編輯修飾、如何插入剪貼畫、如何繪制簡單的圖形等內容。由于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容易就掌握了新知識,并且能很好地運用。做到了溫故而知新,融會貫通,不僅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
四 注意對學生分層次指導,發展個性
實踐是創新精神與自學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訓練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學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針對這一問題,本人采用了分層教學法,力求營造一種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決問題能力。本人根據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的不同安排座位,成立學習小組,選出績較好的小組長。練習前,本人按難、中、易分層提出要求,學生按老師提出的要求練習。如果達到教師要求就可以享受教師給予的特殊安排(做教學內容以外的更深層的學習)。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學生也各有所得,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懂得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協調的方法,培養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
總之,只要在教學上不斷創新,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培養其樹立良好的學習進取觀念,最終定會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余柏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1997(1)
[2]孫立春.素質教育新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