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對鋼琴演奏中內心聽覺的產生及其作用進行分析,以便積極主動地利用內心聽覺指導鋼琴演奏,并且通過有效的訓練方法提高它。
【關鍵字】內心聽覺 音樂感知 聽覺意象 音樂想象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75-01
德國鋼琴教育家齊格勒主張鋼琴教育不必急著在演奏技巧上學習,而最重要的是“意識到聲音”。“讓內心的音樂,先于技巧,先于手指動作產生并生動地記在心里?!边@將迫使我們對“內心聽覺”這一概念作一個全新而完整的闡釋了。
一 內心聽覺的概念
內心聽覺是人在內心(實際是頭腦中)進行的、以音樂感知為基礎的以形成和完善音樂意象為最終目的的一種心理活動和能力。內心的音樂活動包括音樂感知、音樂記憶和音樂想象。
二 內心聽覺在鋼琴彈奏中的運用
1.彈奏前的感知樂譜
內心聽覺在鋼琴彈奏中體現為以往積累的音樂感知與具體演奏內容相結合形成所需意象的過程,通俗地講就是“要提前預期演奏的音響效果”。
第一步,音樂意象源于音樂感知。音樂感知是形成內心聽覺的基礎。音樂感知積淀得越多,意象的發生便會更加容易一些。以鋼琴曲《蘭花花》為例,這是汪立三于1953年根據陜北民歌《蘭花花》改編的一首鋼琴曲。此曲以民歌為主題敘述了農村姑娘蘭花花勇于沖破封建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主,自找情哥哥的故事。整曲在比較短小的結構內形成了敘事性、戲劇性和悲劇性的對比,曲調深沉真摯。這些都是我們大腦中所儲存的對樂曲《蘭花花》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容易地形成與此曲相匹配的內心聽覺,指導彈奏。
第二步,要精細地感知樂譜上符號形式與表情記號、演奏方式等一切標記。再以《蘭花花》為例。對鋼琴曲《蘭花花》進行譜面分析。如第一樂段中,表情記號“Andantion”就有如歌的含義,而“Allegretto”和“Vivace”有活潑、輕快的意思,Allegre則包含著熱烈和熱情意蘊等。第四樂段中,“Appassionato”意味著熱烈、激情,表明是前兩個樂段情緒的延續。結尾處運用多次力度變化,由dim(漸弱)到mp(中弱),最后在pp(很弱)中結束,給人以深沉而又遙遠的感覺,仿佛暗示這是過去的故事。
2.彈奏中的具體體現
將以上視覺材料轉化為內心聽覺。表演者不但對于音高、音色、力度、時值等要素能夠精確地辨認,而且對于音響運動中千變萬化的組合在頭腦中應該有預期的音響效果。
例如,《蘭花花》開始樂句的音符上方運用了連線,仿佛一個人在緩慢地敘述一件事情。這就需要鋼琴連奏技巧彈出抒情性的歌唱旋律。表演者帶著這種內心的音樂意象來兼聽自己演奏出的客觀音響效果。改變手指爆發性的快速揮動的觸鍵方式,用指面肉墊部位以緩慢平穩地貼近鍵面的方式觸鍵,尋求聲音的連貫性和圓潤性;通過不斷地協調,直到手指的觸鍵所發出的音響與內心聽覺相符,這個動作就固定下來,并且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動作。這就是內心聽覺在鋼琴彈奏中運用的全過程。
三 如何培養鋼琴彈奏中的內心聽覺
我們知道,內心聽覺所涉及的心理過程主要是聽覺意象,因此通過訓練音樂感知能力可以為音樂內心聽覺能力的提高提供豐富的材料基礎。
1.音樂感知訓練
方法一:多聽是獲得良好音樂感知的關鍵。聽得越多,感知材料積累得越豐富,意象形成便會越容易,從而越能更好地指導演奏者通過外化的音響展現內心體驗這一音樂活動。
方法二:積累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音樂理論知識有助于演奏者對樂曲進行理性分析,進一步了解和體驗其豐富內涵,從而使感知發生得更為容易。
方法三:唱譜訓練。歌唱不僅是最直接抒發情感的方式,而且是最自然感受音樂“呼吸”的方式。因此,訓練帶著情感的唱譜法會誘導演奏者在器樂演奏中的情緒和呼吸。
2.音樂記憶訓練
要提高內心聽覺中的音樂聽覺意象,記憶力的訓練必不可少,因為意象是對過去感知事物的再現,是記憶的重要形式。
方法一:背奏訓練。選用與學習有關的題材進行背譜訓練。背記音樂的思想和背記作曲家的構想可提高內心聽覺的音樂性。
方法二:視唱練耳。把“外聲”和“內心”相結合。運用默唱背譜、背寫記憶、創意讀譜與內在想象等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培養演奏者的內心聽覺,從而發展其駕馭音樂的綜合能力。
3.音樂想象力訓練
內心聽覺的形成離不開想象。如果說感知是評判內心聽覺形成容易與否的關鍵,那么音樂想象則是評判內心聽覺發達與否的標志之一。
方法一:不斷擴大和豐富自身的文化修養和生活體驗,從而增加想象的廣度和深度。另外,欣賞各種藝術與文學可彌補直接生活經驗的不足。
方法二:掌握各音樂的表現手法。這是引起想象的必要條件。如鋼琴的快速琶音好似流水,長笛的三度音好似鳥鳴,定音鼓的輪擊好像雷聲等。
方法三:進行選擇性想象訓練。指定一個想象的范圍,選擇適合的音樂。例如想象田園的景色時會不禁想到黎英海的《夕陽蕭鼓》。
準確的聲音固然重要,但它只能起到傳遞聲音高低的作用,本身并不具有血和肉,筆者希望通過對內心聽覺形成及其作用過程的分析引起學習者足夠的重視,并運用于音樂實踐當中。我們應該相信,藝術道路是艱辛的,但過程是美麗的,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但昭義.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