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作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閱讀作品,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通過不同形式的寫作訓練來穩定寫作興趣,在享受寫作的成功中進一步強化興趣。
【關鍵詞】作文教學 寫作 寫作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97-01
作文教學難,作文教學的效果欠佳,除了作文本身的困難因素外,還在于語文教師長期以來偏重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的指導,忽略或輕視興趣的培養與激發。本文試從激發寫作興趣方面談點看法。
一 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
1.感受生活,培養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的機會,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動腦、動口、動眼、動手、動腿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學生有了具體形象的感性材料,就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這樣,寫作的沖動會自然而然地在學生的心中滋生。
接八年級教學班時,班里有個學生最怕寫作文,每次作文能躲則躲,逼急了就抄襲一篇來應付,考試時常常照抄閱讀選文。春天來了的時候,我帶他走出教室去“尋覓春天的蹤跡”,回來后要求他寫幾句話。他一會兒就交給我:“春天來了,我看到校園里的很多花開了,小草長起來了,樹長出了嫩嫩的葉子……”顯然這是一種粗淺的觀察,此時,我并不與他談如何構思等問題,而是指導他如何有順序地細心觀察,學會如何調動各種感官去感受,并要求他獨自再次“尋覓”。過了一天,他又交來作業:“春天來了,校門口的迎春花開得最早,朵朵黃色的小花競相開放,煞是熱鬧……教學樓前花圃里的小草才剛剛伸出兩三片葉子,手摸上去柔柔軟軟的……”竟然寫了兩頁作文紙近600字,我表揚了他,并且十分確切地告訴他寫作文其實很容易!這一次徹底消除了他的畏難心理。
2.指導閱讀,激發興趣
課內閱讀為學生學習寫作提供范本。《語文》教材的選文都是經過反復比較挑選出來的優秀篇章,為學生作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適時地安排一些仿寫,學生寫起作文就“容易”多了。比如,學習朱自清《春》后,用“板塊式”結構仿寫一篇《校園秋色》,這樣布置作文學生都感覺知道“怎么寫”了,寫起來“容易”了。把講解課文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既幫助學生把握了課文的中心和寫法,又通過寫作的實踐和嘗試,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法,有效解決了學生“如何寫”的問題。有了名家之“本”可依,作文也由“難”變“易”,學生對寫作自然就不反感了,反而慢慢地喜愛寫作。
課外閱讀豐富了生活,獲得積累,為學生寫作拓展空間。于漪老師說:“閱讀是吸收,吸收越豐富,下筆才會越有神。”課外閱讀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獲得現實中無法獲得的經歷,并且積累詞句和素材,這也就是“下筆如有神”的原因。新課標的實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利用“書友會”的形式為學生課外閱讀搭建一個平臺。書友會即是以“入股”“湊份子”的方式籌集經費購買書籍、訂閱報刊。10個成員的書友會,一次入股5元就能看到相當于50元的書。教師引導學生選購書報,既購買初中課標規定的必讀書目,也選購一定量的流行文學,更多的是訂閱諸如《讀者》《中學生博覽》《作文與考試》《男生女生》一類的報刊。我還會經常讓書友會成員朗讀文章的精彩片斷、介紹文章故事梗概、表演故事的生動情節、交流閱讀方法和閱讀心得等。讓學生喜愛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的最大心愿。愛讀書的人就愛寫作,因為有了閱讀的積累,就會產生表達的欲望,就會有寫作的沖動。
3.寫作訓練,穩定興趣
學生消除了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從“怕寫作”到“不怕寫作”,甚至通過閱讀已產生了寫作的欲望和沖動。這時語文教師就要運用常規的寫作訓練來穩定其興趣。寫作訓練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命題寫作,一是自由創作。
首先,命題很有講究。一個好的作文題目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和熱情,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引發學生對頭腦中儲存材料的回憶和思考,幫助學生去發現美、表現美。葉蒼岑主編的《中學語文教學通論》中寫道:“命題作文的關鍵在于出好題目。”平時的作文訓練我很少用教科書上或中考作文題,而是審時度勢擬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作文題目。比如,國家法定的清明節放假,我布置學生在假期以“清明”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這樣的題目,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十分愛寫,常能發現很多好作品。一位同學以《清明的雨》為題這樣寫道:
“……緩緩抬頭,我微微一愣,放眼一片碧綠。青樹翠蔓,一片片新葉翠艷欲滴,偶爾還滾下一枚小水珠;小草的嫩芽兒高昂著頭,不懼雨水的敲擊;山綠了,水綠了,似乎連天空都是綠的。呼吸著被雨水洗刷過的清新空氣,我的心情一片舒暢。
我伸出手,任由雨點打在我手心上。涼涼的,感受著這一片美好。
詩人汪國真說過‘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的;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的。’是啊,有這晴朗的心,如何還擔憂這陰雨的天空呢?
雨下著。淅淅瀝瀝,飄在我的肩頭,我抬起頭。”(此文發表在《讀寫天地》)
但是命題也有局限性,因此在作文訓練時,還應該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自由創作。
其次,自由創作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它不限體裁、字數,每當有寫作的想法就可以進行。這種寫作形式學生特別喜歡。自由創作或記敘,或議論,或抒情;體裁或散文,或小說,或詩歌,或幽默小品,哪樣拿手就來哪樣。可用作文本、日記本寫,也可以在網上博客QQ日志上寫,只要學生能記下對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就行。何永康教授說“一定要寫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表達個性是中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共同特點,個性的前提是自由,只有自由、開放才能給學生提供樂于表達的廣闊天地。有了這番天地,學生的寫作就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參考文獻
[1]劉顯國.激發學習興趣藝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1)
[2]葉圣陶.語文教學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58)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