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搞好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
一 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師生間融洽的關系應當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滲透,在教學語言中滲透。孩子的天性是玩,抓住玩的特性及時引導。我是一個喜歡和學生一起玩的人,看見孩子們在課間玩沙包,踢毽子,就會湊熱鬧跟他們一起玩,平時看上去很嚴厲的老師也會踢毽子,在孩子的心里,可能就打消了對老師的顧慮,自由自在地玩在一起。課堂上,這些孩子由于課外與我玩耍,就不再害怕和擔心提問了,而且他們都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平時孩子們到我的辦公室里來,有的是來聊天的,雖然聊的內容都是些與學習無關的,但從他們的話語中,我知道了他們喜歡什么,想干什么,課堂上便可以及時利用這些信息引導他們學會聽講,做筆記,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要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來,就必須講究語言的魅力,提高語言的藝術性,在進課堂的那一刻就要關注學生,用有趣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貼近學生。
二 明確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態。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其主動意識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就高。而無明確學習動機的學生則主體意識較差,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就低。據一份調查表明,23%的小學生認為無小學英語無關緊要,進入中學后會從字母學起。因此,在小學生的第一堂英語課上,我就組織討論“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并用實例證明。性格內向類型的學生有上進心,但膽量太小,缺少勇氣,不喜歡舉手發言,參與意識差,特別是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如果自己處理不當又得不到老師和同學及時的幫助,他們就會感到孤立無助,內心產生不愉快的陰影,時常陷入痛苦、憂慮、孤獨之中。長此下去產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破罐破摔的想法。我所帶班級的一位同學,就是典型的性格內向型。我就經常找他談話,說一些他們平時玩的話題,緩解他的壓力。一次,我問他對英語感到最困難的地方是什么,他說不知道單詞的意思,不知道該怎樣記單詞,我就告訴他,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果課堂上聽不懂的話,可以在課下找老師再換一種方法講,就這次簡單的談話,他好像整個人都變了,英語作業每次都很積極地完成,見了我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羞澀。還有類似此種類型的學生,經過我的引導,關心,尊重,信任和幫助,都在發生著變化。
三 優質的課堂教學—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到學習、鞏固、應用和創新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1.教師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他們引入到語言交流的情境中
教師可以通過歌曲創設氛圍,或者以對話表演激起學生的興趣。
2.巧設活動,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是活動的關鍵
第一,情景交流。交流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只有通過反復的交流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而情景是交流的必要因素。沒有情景,活動就容易脫離實際。因此,教師應該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創設吸引人的、陶醉人的情景,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主動地參與語言交流。例如,教授歌謠“Teddy Bear”時,我創設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場景。首先,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說”的環境,讓學生喜歡在模擬的熟悉的場景中發揮主動,無拘無束地傾聽、感知、交流。在活動中,學生在看看、聽聽、說說、玩玩的情景中學習了小熊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幾個動作詞組,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興趣,發揮了學習積極性。
第二,游戲競賽。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特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教學內容,可以靈活多變地設計可操作性、有層次性和有效的游戲,引導全體同學有效參與,習得語言。我在每課內容學完后都會進行一節活動課(游戲課),內容涉及本課的重點詞句。例如,為了鞏固單詞,采用單詞接龍游戲,一人一個字母,或是一人一個單詞,班里的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按照從第一個學生到最后一個學生的順序分組得分,單詞拼讀正確得一分,違反游戲規則則扣五分,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鞏固了單詞記憶,又發揮了學生積極思考,遵守規則的習慣,也樹立了學生為組爭光的榮譽感。
四 恰當、肯定的評價—激勵學生持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以恰當、及時的鼓勵為主,滿足學生的成就感,能更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是學習興趣的根本源泉。”教師要(給予特別的關心和幫助)盡量做到肯定多于否定,激勵多于批評,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在一次次成功的刺激下使他們漸漸對英語的學習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小學生喜歡得到別人的表揚,教師的表揚能積極推動他們的學習。當他們有語言性錯誤時,教師不能立即打斷學生,而應過后引導其糾正,這樣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小獎品的利用也能激勵學生主動的學習英語。我在進行重點游戲活動時,會先給學生展示一下我地獎品,激起他們的興趣。不用說,孩子們個個都做得端端正正,精精神神,等著教師的表揚,所以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高了,聲音也洪亮了。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教師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總之,教師應該不斷努力優化教學活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最終達到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蘇〕蘇霍姆林斯基.蔡康永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