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全國上下一片的“減負”聲中,作為教師,既要做到減輕學生負擔,又要做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要做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農村初中教學質量差,是大家所公認的,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熱點問題。在十多年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生涯中,本人一直不斷地探究,努力尋求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辦法,現結合教學實踐及親身體會,提出一些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提高 農村初中 數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137-01
一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當前農村,由于經濟條件較差,文化層次較低,許多地方都不重視學習。一些人認為,學習好壞無所謂,讀書只管盡義務;或是認為,學那么多沒用,只要會學會算就行。此外,農村中學的學生由于從小生活在農村,見識少,所學知識都是書本知識,因此,一些人認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將來是沒有什么用處的。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可通過家長會或家訪,對家長宣傳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教師更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的必要性,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帶他們去參加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給他們講解與生活有關的應用題或是有關農村知識的應用問題,讓學生發現知識存在于社會,存在于生活,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長所想的那樣毫無用處,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的烈求知欲,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嚴謹性,使得數學成為學生學習困難的課程之一,多數農村初中的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熱愛學生。初中學生都是一群十三四歲的青春少年,他們感情細膩而豐富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加感情投入,熱愛自己的學生,用愛心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這份關愛,把師生間的距離拉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自己的朋友、親人,自然而然,他們也就會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若是教師對學生不理不問,甚至批評責罵,那么學生就會害怕教師,疏遠教師,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興趣,成績也會大幅度下降。
第二,創造情境。數學知識大多是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會感覺無味,教師可千方百計創造課堂的輕松愉悅環境,將書本知識轉變為有趣的,令學生好奇的實際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們在快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 教會學生最佳的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的掌握,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受益終生。數學這門學科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對能力的要求較高。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夠鉆進去,又要能夠跳出來。最佳學習方法就是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到課前預習,認真上課,課后整理,認真練習,及時復習總結。
四 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居于統治地位,但現在這一傳統模式已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適應新的教學觀。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間的一種雙向互動活動,教師不是講授者、領導者,而是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伙伴。改進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重視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又將生活原型通過歸納濃縮成經典理論,最終又還原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的學科。因此,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不能僅僅在課本的例題和應用中,必須到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去體驗和應用,去真正感受知識的價值發生發展的原因和過程,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身感受身邊的數學,到社會中去觀察實踐,這樣才能達到一種讓他們主動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效果,促進數學的教學。將數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完美結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題和活動,這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在初步養成看書習慣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難易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數學課外材料。此外,還可以開展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由閱讀到討論再到閱讀的良性循環。
第三,教學手段現代化。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展示出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利用教學情境的設計,通過多媒體互動,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能運用好多媒體對數學知識進行演示,可以使數學知識變抽象為具體,從而引導學生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
第四,在教學中建立起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法是對數學知識的歸納、提煉和概括,教學中應重點從思維方法的角度出發,提煉方法,形成觀點,這個過程使數學教學簡化。數學思維方法甚至比數學知識更重要,它是人類長期數學發展經驗總結和智慧的結晶。只有知識教學與思維方法教學相互結合,知識與思維才能協同發展和完善,才能使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學以致用。
第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而學生的能力培養關鍵在教師,要讓學生有創造性精神,教師首先要施以創造性的教育,要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可以利用一題多解,多方面尋求問題的不同解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要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有待于家長和初中數學教師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