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滬教版化學教材(初三)已經推廣使用好幾年了,從最初的新穎到如今的適應,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滬教版的化學教材。滬教版化學教材體現了一種新穎的教學內容與理念,它與舊教材相比,顯得更加生動、活潑且圖文并茂,全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本文再次深入探討了對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的認識,希望對學生和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 滬教版 化學教材 再認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139-01
一 內容更加生活化
眾所周知,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化學物質,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形影不離。由此可見,我們的生活無法脫離化學,它們永遠都是我們的“伙伴”,并且生活中的很多化學知識都是開展化學啟蒙教育的重要素材。滬教版初三化學在進行教材編排的時候更加注重生活化,也就是說,在編寫中加入了大量的生活物質,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讓學生從熟悉的物質著手學習,能夠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此外,化學教材中大量汲取大家熟悉的物質,也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橋梁,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感知化學知識,也能在學習中享受生活的樂趣,為基本理論和生活常識間的相互聯系打通了一條開明之路,讓學生更加容易進入學習的氛圍中。例如,在第一章中,教材選取了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如水的污染、鐵的生銹等,作為解釋“化學研究的是什么”的課題。又如,在第四章中提到了煤和石油,第六章中提到了石灰水、蔗糖水、食鹽水等。總體來講,在整個初三化學教材里面,提及的生活常見物質不下100種,學生們對于它們真實可見,因此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鞏固了學習。
二 編寫更加人文化
滬教版初三《化學》教材在編寫內容上充分結合了學生已有的經驗與知識,并且考慮到了他們的認知水平,選取了他們感興趣的物質,注重對他們主動能力與意識的開發,設計了更多關于指導學習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編寫思路,編寫方式更加人文化。比如,在學習化學與環境章節時,結合了生活中任意排放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等造成空氣污染,聚乙烯等塑料的亂扔亂放會引起“白色垃圾”污染等,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明白我們身處的地球需要我們的保護。宣傳環保意識,不僅是化學教材應有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教師應盡的義務。此外,教材中還講授了一些事故的發生原理,以及如何躲避這些事故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閱歷,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比如,冬季用煤火取暖時,若沒有良好地與外界通氣則容易導致煤氣中毒;在實驗室會因為某些不正當的操作而引發火災、中毒、觸電;煤礦里面若通風不良則容易引起瓦斯爆炸等。利用這些安全隱患對學生進行生存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預防及自救能力。總之,學生通過相關的化學知識學習,在獲取并豐富自己的知識的同時,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識,并且將其應用于生活中,以此實現學習的真正目的,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終極教學理念。
三 實驗更加能力化
在化學的教材大綱中明確指出,化學屬于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化學的學習,除了要學習、理解并掌握固有知識外,更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換句話說,化學實驗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是學習化學以至于感悟生活的一種重要方法。滬教版化學教材在編排時全面地考慮了學習者的需求,適當地添加了一些比較有探究意義的實驗內容,這樣便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并且培養了他們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探究實驗能夠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間的配合能力,充分調動了他們的觀察、想象、注意力等,促使他們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的進步。
四 版面更加唯美化
當前的化學教材已經不再是多半年的黑白二色,色彩已經越來越多姿多彩。版面更加唯美化,使得學生產生的第一感覺便是想多翻翻,多看看。教材中的色彩與畫面體現了編委們的良苦用心,也匯集了他們的獨具匠心。從滬教版化學教材來看,其每個章節的《序》都有一幅唯美的圖畫,教師便可以適時地利用這些畫面,從而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例如,在第三單元的《序》的畫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讓人覺得好像身處其中一般,仿佛真實地體驗了詩中的優美風景。利用這種唯美的圖畫將學生引入新的知識學習中,使得化學學習不再枯燥,而化學知識與自然美景更加密切關聯,自然美景也滲透到了化學教學中。
五 難點更加分散化
初中學生在學習化學之前,幾乎沒有基本的化學知識儲備,很多人幾乎一片空白,因此,在很多重難點上學生不易理解且很難把握。滬教版化學教材在編寫上精心設計,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很多章節的內容編排上都注意了重難點的分散。例如,教材中第一單元便解釋了鎂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鎂與醋酸的反應,讓學生對金屬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知道了鎂的物理性質及部分化學性質,但沒有完全將其金屬性質特別指出,只是為后面章節中金屬性質的學習埋下伏筆,而在第五章中進行金屬化學性質的介紹時便能順理成章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的教材編排,能讓學生在理解金屬性質上更加容易,而且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六 結束語
總之,新課標體系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也為培養一批社會主義新人奠定了有力的基礎。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對學生及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給學生與教師帶來了壓力。面對這樣的機遇與挑戰,每位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思考,大膽實踐與創新,做好科學使用教材,具有創造性地運用方法,有效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擴展,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春露.對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的再認識[J].化學教與學,2011(7)
[2]鄧錦松.初中化學新教材(滬教版)第七章教學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2)
[3]杜建偉.新教材新觀念新特色新標準——使用滬教版初三化學新教材的體會[J].化學教與學,2010(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