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教師越來越重視創新課堂教學而忽視了作業布置和課后鞏固練習。本文將圍繞趣味型作業、分層次作業、多樣化作業、歸納整理型作業等方面探討如何巧妙布置化學作業,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字】高中化學 作業 布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150-01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要發揮好學生作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認為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最佳途徑。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化學實驗課也是熱熱鬧鬧,但卻忽視了課后作業布置這一重要環節,學生只是課堂聽得懂、課后就忘記。還有部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而加大作業量和作業難度,學生疲于應付完成,出現了大量抄襲作業、不訂正、不交或遲交作業的不良現象。針對這些,教師應創新作業形式,打破“題海戰術”的舊策略,注重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一 設計趣味型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載體。作業可以對課堂所學知識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也是檢測學習效果的主要途徑。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多數教師只是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作業的過程和學生做作業時的心理。煩瑣的作業導致學生壓力很大,感到學習的痛苦,產生對學習厭倦的心理。經過實際調查,多數學生反映教師布置的化學作業過于重復,缺乏新意。這使得多數學生感覺作業是“重復勞動,徒勞無功”,從而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俗話說:“百學趣當先”,教師們要重視作業布置這一重要教學環節,設計趣味型作業,喚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大推動力,它可以把低效學習變成高效學習。例如:在教學Ca2(HCO3)受熱分解成H2O、CO2和CaCO3這一化學反應的相關內容后,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己家中的水壺是否存有水垢這一現象,筆者讓同學自己開動腦筋想一想水垢怎樣去除,在下次的課堂上交流自己的見解。在作業交流中,有的學生說用鹽酸可以去除茶垢,有的說用海綿蘸鹽可以輕易去除茶垢,有的說在橘子皮內放少許鹽再在水壺內輕輕摩擦就可以去除水垢。就這次作業完成的情況來看,筆者也很滿意,學生不僅利用了課堂所學知識,還能自主查閱資料,或是詢問家長生活常識。由此看出,布置趣味型作業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學以所用。
二 分層次設計化學作業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注重設計分層次作業,適合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每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都穩步上升。如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記憶化學元素和課堂所學的化學方程式,讓中等生將所學的化學方程式記憶下來并做一些計算題,讓優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做一些較難的計算題和一些探究性問題。教學經驗表明,這樣的分層次布置作業可以有的放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
三 設計多樣化作業
單一重復的作業容易讓學生產生煩躁、厭倦的學習心理。而形式多樣的作業則有助于學生尋找到新意,樂于參與作業中來。因此,作業布置不應只拘泥在書面形式,應設計出多樣型作業,拓展學習的新領域,讓學生在新意中找到樂趣。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的主要課程,也是學生學習化學、探究化學問題的最佳途徑。
首先,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布置一些實踐型作業。如調查、收集資料,觀察現象,動手實驗,閱讀討論等,都可以作為布置作業中的一部分。教學中筆者發現許多學生非常喜歡喝汽水,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在課后我讓學生“自制汽水”。筆者先講解自制汽水所要具備的材料(礦泉水、煮沸消毒后的飲用水,二氧化碳),讓學生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完成作業,然后在課堂上互相討論。有的同學講到,作業中最難的就是二氧化碳的收集,但是通過所學知識和查閱相關資料得知了檸檬酸和小蘇打經過化學反應后可以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可見,這樣的作業布置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和動手能力。
其次,還可以把布置作業的權利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選擇作業類型并加以完成。例如我在教學“有機合成材料”一課后,筆者讓學生自行設計相關的作業。通過作業顯示出學生的思維很廣闊。有的學生通過到商場調查服裝的標簽了解不同衣物所含化學成分及相應的價格,并運用所學課堂知識對衣物進行成分檢驗;有的學生則是通過廢品站了解塑料、合成橡膠等廢舊物品,調查合成材料的數量及相應的價格等。對于學生而言,設計作業就是一種創造,可以在鞏固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
四 設計歸納整理型作業
“遺忘曲線”告訴我們,知識是需要不斷重復記憶的,否則記憶不深刻,大腦就不會產生記憶效果。傳統的課堂教學總是教師幫助學生做好知識的歸納總結,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系統,然后共同分享歸納成果。設計出一些歸納整理型作業,讓學生對一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加以梳理,畫出知識結構圖,歸納出常用知識點,整理出重點和難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發現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可以做到記憶如新的效果。這樣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作業中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歸納不但準確還很全面。這種作業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為了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重視作業設計這一重要環節。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化學作業設計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減輕學業壓力,更好地鞏固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