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問題的提出
1.源于近年來國內外對游戲環境的關注、研究
20世紀,蘇聯教育家率先提出了游戲是一種社會性活動,強調游戲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游戲作為幼兒的主要活動,既是幼兒與他人互動的活動,也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而在近年來的研究之中,我們不難看出眾多學者認為游戲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雖然國內外對游戲環境的關注、研究十分豐富,但對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現狀的研究還相對缺乏。因此本文將以幼兒戶內戶外的游戲環境為切入口,進而探尋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的現狀及建議,詮釋怎樣的游戲環境更能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
2.源于自身實踐的發現與思考
在實踐中,我接觸到了幼兒園中各式各樣的游戲環境,并也充分感受到了一些環境中所出現的問題。如幼兒園室內的區角環境中材料的投放不足,環境的不舒適感、不協調感都能引起幼兒的沖突性行為。而戶外游戲的場地安全性的過多考慮使幼兒的游戲活動也常常受到較多的限制。實踐中的發現讓我不禁開始思考,怎樣的游戲環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進行游戲,如果對現有游戲環境進行改進,又應該集中在哪些方面。
二 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1.戶外游戲環境
如果詢問兒童最喜歡的游戲是什么,兒童所描繪的游戲場所基本上都是在戶外,說明兒童最喜歡在室外做各種游戲。因此,許多學者描述:“童年時代的戶外環境在大多數成年人的回憶中是最特別、最有意義的。”
通過實踐中的觀察與記錄,我發現了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創設的幾點普遍問題:
第一,戶外游戲周邊環境過于雜亂。國內很多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設計的現狀是場地周邊的環境條件較差,首先幼兒戶外游戲環境沒有良好的自然景觀條件可以被利用;其次出于經濟條件的限制,致使幼兒園周圍環境條件對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的建設有不利的影響。
如:杭州某幼兒園的戶外游戲環境緊鄰馬路,并且僅以鐵欄作為隔斷,白天馬路上車來車往,噪音極大,往往老師在戶外組織游戲時會因為馬路上的噪音使幼兒聽不清自己所說的游戲規則。并且由于周邊沒有自然風景,因此要組織自然環境下的游戲活動就顯得異常困難,幼兒在塵土飛揚的戶外環境中進行游戲,大大降低了游戲給幼兒帶來的快樂。
從以上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很多的幼兒園由于經濟的限制,較多地存在于鬧市之間。如果在選址不能改變的情況下,我們至少可以改變幼兒園內部的戶外游戲環境,如在幼兒園中多種植一些植被,外墻進行減少噪音的處理,從而減少周邊不良環境對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的影響。
第二,戶外游戲環境的安全性考慮過于極端。目前眾多的幼兒園對于戶外游戲環境的安全性考慮呈現兩個極端的趨向,一種是極端保護,從而抹殺了戶外幼兒游戲環境的刺激性;而另一種就是過于放任,使幼兒戶外游戲環境中出現較多的不安全因素。
如:杭州某幼兒園的戶外游戲場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其中包括各種邊角的軟包處理以及在地面上鋪設相較于塑膠更軟的軟墊,并且幼兒在進行戶外游戲時教師總是限制幼兒不能在那些較危險的區域玩耍,從而使幼兒的游戲區域常常固定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幼兒往往在小區域內發生碰撞。
而另一家幼兒園地處較為偏僻的郊外,在戶外環境的安全性上考慮不多,如大型器械不進行例行檢查,致使器械老化、生銹;在幼兒進行攀爬的地區采用水泥地面,若幼兒不慎摔倒,很容易發生創傷,以上種種情況使得整個戶外游戲環境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教師一旦組織游戲活動的紀律性不強,幼兒就很容易面臨各種潛在的危險。
從以上的案例我們可看到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安全性的考慮應保持在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充分發揮游戲環境中的刺激因素,避免一些嚴重的安全隱患,對幼兒來說更為有利,很多學者都認為具有一定冒險性的戶外游戲環境反而能減少幼兒日常的傷害概率。因為在游戲中兒童經歷了一定量的傷害后,他們就能學會自我保護,這樣就能避免大的傷害,而如果兒童一直生活在一個安全的、平和的環境中,會使他們的防御能力下降,而且當他們旺盛的精力無處發泄時,他們就會去尋找更大的刺激,這樣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第三,戶外游戲環境的整體性有所缺失。幼兒園內的戶外游戲環境常常呈現分散的局面,沒有形成一定的整體。例如玩沙區即是單純的玩沙區,不會與玩具器械形成一定的聯系,而其他游戲區域也都是呈現出各有特色的特性。這樣的戶外游戲環境似乎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游戲環境的教育價值與游戲價值有所降低。
整體性較強的戶外游戲環境更適合幼兒游戲中所需要的情境性的設置,并且能夠使游戲場地的范圍擴大,更利于教師開展富有豐富教育意義的游戲。
第四,戶外游戲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經過對平時生活與相關調查的了解,幼兒園擁有最多的戶外資源是塑膠地和大型游戲器械,其次為移動式器具、草坪、植物角、玩沙區、水池資源。雖然草坪和植物角幼兒園擁有的比例都比較高,但是選擇可接觸的花草樹木的幼兒園卻不多。說明幼兒園內的綠化環境有較強的景觀功能,并且戶外的游戲環境開放性不高,較多的游戲都是在室內進行,教師只有在每天的特定時間段才會將幼兒帶到戶外游戲環境中進行游戲。
由此可見,幼兒園戶外游戲資源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很多都僅僅只停留在表面功能上,而實質上幼兒園還是可以通過改變來挖掘更深層次的教育價值。
2.戶內游戲環境
第一,戶內游戲環境的色彩和圖案與游戲內容不協調。現在很多幼兒園中,幼兒戶內游戲環境的色彩與圖案常常更新較慢,也許游戲內容早已發生了改變,可是環境中的色彩與圖案還是原來游戲時的內容。
如:兩個幼兒在閱讀區進行新繪本閱讀,可是閱讀區的游戲環境還停留在學期開始時的模樣,是一只長頸鹿與鱷魚的畫像,幼兒在閱讀時總是不自覺地去看長頸鹿與鱷魚,對新繪本的專注程度就降低了,并且對新繪本的內容也不能進行更好的理解。
由此可見,戶內游戲環境的色彩與圖案要盡量與游戲內容的更新保持一致,才能讓幼兒的游戲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戶內游戲環境空間密度過低。空間密度指每個兒童在游戲環境中所占的空間,是室內擁擠程度的指標,數值低表示環境擁擠,數值高表示環境不太擁擠。如果空間密度過低,就會增加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減少團體游戲。
因此在幼兒園中,戶內游戲環境尤其要注重空間密度的大小。當前我國幼兒園戶內游戲環境的空間密度都偏低,而在這樣的現狀下,就很容易出現幼兒為爭搶游戲材料而出現攻擊行為,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可以創設一定的動態環境,或者進行戶內戶外相結合的模式來增加幼兒的空間密度,使得戶內游戲環境不擁擠,同時也增加了戶外游戲資源的利用程度。
第三,戶內游戲環境——游戲區角的相關問題。一般來說,幼兒園內會將區角分為美工區、建構區、娃娃家、閱讀區、科學區、數學區、玩具區等,而在這些區角環境的設置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
(1)區角游戲材料投放不足,投放缺乏層次性。幼兒園內很多因為游戲產生的矛盾都是由于游戲材料的匱乏。而投放的材料也往往沒有層次性,不能進行更深一步的教育意義的探索。充足的、具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使幼兒能夠有更多的素材來進行想象,也可促進更多的同伴行為,而如今區角游戲環境中的材料不足與層次性缺乏嚴重制約了幼兒本該從游戲中感受到的快樂,反而使幼兒為了爭奪材料而發生一些不良行為。
(2)區角游戲環境變化不及時。環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或延伸活動的需要,發揮潛在的教育功能。因此當我們確立了一定的教學主題時,完全可以將主題中的元素布置到各個區角之中,強化幼兒在這一主題中學到的知識。如今較多的幼兒園雖然在區角環境中有涉及主題內容的投放與布置,但總體還是較少,沒有形成一個較強的關聯體系,而這種整體性的缺乏,使幼兒在區角游戲中感受到主題元素的次數不多,起不到強化與發展的作用。
(3)區角游戲環境設置過多依賴教師。好的區角游戲環境一定是幼兒游戲時能更多地投入于舒適的環境,而如今幼兒園內的區角游戲環境設置往往是教師的個人想法,沒有融入孩子的建議。
如:苗苗班最近上了一節制作名片的美術課,在美工區的設置中,教師把很多的名片花紋貼在了墻上,可是教師卻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視線范圍,而是貼在了較高的位置,幼兒在進行名片創作時,很難看到名片上的花紋,使得創作過程顯得十分困難,很多幼兒畫了一半便沒有興趣再畫下去了。
由案例我們可知,區角游戲環境的設置雖然較多地依靠教師,但教師也要綜合幼兒的建議,使游戲環境是幼兒喜歡與感興趣的,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游戲活動。
(4)區角游戲環境生活性較低。區角游戲環境要與生活接軌,幼兒才會在這種真實感中體會到成功。太多與真實不符合的材料會使幼兒游戲的興趣度降低。
如:果果正在玩娃娃家的游戲,她拿著塑料黃瓜,想用玩具刀將其切片,可是塑料黃瓜是一整體的,不能切片,果果玩了一會便露出了沮喪的神情,當老師再次邀請她去玩娃娃家的時候,她就不愿意再去了,并且告訴老師那些都是切不開的,沒有意思。
雖然我們不可能提供給孩子真實的刀,但一些危險性較低的物體我們可以在一定時間適當給予,增強區角游戲環境中的真實感,與現實生活更為相近。這樣的游戲環境才能讓孩子在玩的同時認識真實世界,提高游戲的真實感,豐富幼兒的知識面。
三 討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對幼兒園游戲環境存在問題的剖析,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戶外游戲環境在考慮一定安全性的基礎上應多創設更豐富的游戲資源
在幼兒園內,戶外游戲環境應盡量引進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戲器械,使不同年齡的幼兒能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場地的設置最好大而且豐富,最好能有創造性、自然性、冒險性等不同類型的場地并形成相互關聯,組成整體;戶外游戲環境周邊最好擁有較多的自然資源,如果沒有,幼兒園內至少要有一個角落能讓幼兒親近自然;如果周邊環境較差,容易影響到幼兒的游戲活動,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將周邊的不良因素降到最少,保證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2.戶內游戲環境色彩要鮮艷、明快,但不宜過于雜亂
環境色彩的設置要與幼兒的天性相結合,盡量選用活潑、明亮、溫暖的色調,并可以適當加入幼兒特別喜歡的元素(如卡通人物等),從而引起孩子的游戲興趣。但環境色彩不宜過于雜亂,這樣會擾亂孩子的視聽,并且使游戲環境顯得更為復雜。
3.戶內游戲環境應形成動態的環境格局并保持良好的空間密度
幼兒園的戶內游戲環境更應該形成動態的環境格局,能隨時根據幼兒的需求與主題的變換進行環境格局的調整。如在書柜、架子下裝上滑輪,可以在幼兒需要的時候移出更多的空間,或者也可以實行戶內游戲環境與戶外游戲環境同時開放的方法,讓幼兒自主選擇兩個環境,降低過于擁擠的戶內環境的空間密度,使幼兒能有足夠的空間開展個別區域活動、集體活動、小組活動等,大大減少幼兒因空間不足而造成的攻擊行為。
4.區角游戲環境的設置應注重幼兒的想法與感受
教師可以與孩子一起來設計新的區角,讓幼兒來幫忙一起制作新區角的各種游戲材料,融入幼兒所期望的區角元素,使區角游戲環境更貼近幼兒的想法,并為幼兒進行更好的服務。
5.注重加強游戲區角環境的變化性、生活性、豐富性
幼兒園內的區角環境應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進行更新,以保證幼兒區角游戲的多樣性,而投放的游戲材料也應更為充足與豐富,保證幼兒在游戲時的供給,并且游戲材料也需要更有層次性,使材料在進行游戲時能給予幼兒更多的刺激。
在另一方面,區角環境的設置如果更貼近幼兒的生活,會讓幼兒更有游戲的興趣,并能將游戲活動中所習得的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加強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相關能力。
參考文獻
[1]段媛媛.淺談幼兒園自然游戲環境的價值與創設[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4)
[2]沈嵐.城市居住區的學前兒童戶外游戲與游戲場地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3]周賽瓊.創造性游戲和幼兒園環境關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