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結合教學實踐,從高效課堂要求學生有效預習有備而來;高效課堂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高效課堂要有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三個方面就打造高效課堂作一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打造
高中生物新課改呼喚高效課堂。高效的生物課堂就是能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落實規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一、高效課堂要求學生有效預習有備而來
預習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效課堂要求有效預習,即預習目標明確,有規范、詳實、可操作的學案引領學生預習,學生把握該“方向盤”能很好地實現有效預習目標。
1.學案有明確的預習目標
通常聽到老師在布置預習時這么說:“同學們,大家課下把xx節提前預習一下,我們下節課進行學習。”顯然,這樣的預習目標模糊,預習的過程不可監控,預習的效果不可測量。
引導有效預習的學案有了明確的預習目標,學生預習時才有明確的方向,教師對預習效果才能進行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評價。
2.學案使預習過程簡單有效
學案編寫一般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問題解決過程的活動為線索的原則;二是以學生的心理發展認知過程為線索的原則。即在編寫學案時把學生在本節課應掌握的知識、技能、規律都編成一個個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序列,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從而獲得新知。所以,要求學案中提出的問題,應富有深度,要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與求知欲,能引起學生的探索活動,并在探索活動中培養創造能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并有利于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比如,筆者把《胚胎工程的主要技術與應用》學案的問題設計為:①通過閱讀第一段內容,如何快速繁殖動物優良性狀品種(試管動物技術)?②請思考試管嬰兒和母親正常懷孕,生產的過程有何異同?③請思考體外受精完成需要的具體步驟及每個步驟方法是什么?④假如你是一位胚胎工程師,你將如何設計“試管牛”工業化生產的流程圖?
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帶著預習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困惑與思考來到課堂進行展示,尋求交流與合作,使得課堂上既有知識的生成又有學生情感的升華,真正體現深度和高效。
3.學案使預習成果可測評
有效教學既反對拒絕量化,又反對過于量化,有效預習也不例外。有效預習學案的預習成果是要展示的,所以能很好地將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做到可以測評,預習效果有保證,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準備地來到課堂。
二、高效課堂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年輕的數學教師在一個班上教學一個定理,在推導公式時,把證明步驟給忘了,只好抱歉地請同學自己看書。而在另一班上同樣內容時,教師吸取了教訓,把證明步驟準備得很細致,講授也十分順利。他向教導主任談起兩節課的情況,并評價自己第二節課上得好。主任卻說:“那可不一定。咱們可測試一下。”他請別的老師就這個內容出了幾道檢測題,對這兩個班考察了一下,結果居然是第一個班的成績好很多……該實驗說明自主學習的課堂實效更高!高效課堂教學的首要特征,就是看課堂中學生能否自主學習。
1.組織學生展示學習內容
研究顯示:課堂聽講的學習效率為10%以下,閱讀為10%,視聽為20%,課堂表演為30%,交流研討為50%,動手實踐為75%,教會別人學習的學習效率為90%。可見,“教會別人”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應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組長組織組內認真討論,逐步形成解決問題方案,并按方案去解決問題。還可討論形成本組的交流展示方案,為交流作準備。這就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引導和精講點撥的作用。教師可結合多媒體課件,適時引導學生突破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未解決的難題,或新生成的疑題,同時要注意發揮板書、板圖、掛圖、模型等在教學中的作用。另外,在學生回答問題后,也不要過快地進行評價或接著提問,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包括回答者在內的所有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再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從而使得課堂提問這一教學資源發揮它的最大效益。
2.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舞臺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師盡可能把時間留給學生活動,讓學生把自主學習后的體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展示,和老師、同學共同探討。教師要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通過教師的培養,學生善于表達思想,有較強的交往能力,不僅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將來定能生活得積極、自信、快樂。就連那些內向的學生,也能在全班同學面前盡情展示。這不正是我們教育的目的嗎?
三、高效課堂要有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高效課堂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而活動成效的優劣是與課堂氛圍密不可分的。課堂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以保證教學效果的高效發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平等地與學生交流,使課堂教學變成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這樣既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使情感共融、心理相通,又很自然的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融洽的情感氛圍。
總之,我們只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通過不懈努力、探索創新,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慎英.高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