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額現金交易管理對打擊洗錢犯罪活動有重要意義。該論文在分析大額現金交易洗錢案例基礎上,剖析了利用現金交易實施洗錢行為的原因,并借鑒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反洗錢現金管理經驗,探討符合我國國情、完善大額現金管理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現金;洗錢;風險
一、引言
由于歷史傳統、居民交易偏好等原因,我國現金使用量較大。現金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大額現金交易的頻繁發生,導致交易鏈條斷裂,不能形成反洗錢監控“閉環”,給預防和遏制洗錢犯罪帶來極大挑戰。加強大額現金交易的監測分析和管理已成為反洗錢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大額現金交易洗錢風險案例及特征分析
(一)偷逃稅款
稅法規定,單位銷售收入、提供應稅勞務及投資收益等應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稅款。有的不法單位通過將單位資金轉入個人賬戶或直接開立個人賬戶供單位使用等方式,將營業收入、成本支出等資金運作通過個人賬戶進行,通過個人賬戶現金存取,隱瞞應稅收入。偷逃稅款后,再將非法所得通過多賬戶轉賬、大額現金存取等方式掩飾資金來源和去向,實施資金清洗。
1、典型案例
A某是某公司會計,其個人賬戶頻繁發生大額現金存取。A某個人賬戶資金來源主要是公司經營款項。資金從A某所在公司及關聯公司賬戶轉入個人賬戶后,A某進行大額取現,取現后對從本人所在公司轉入的款項用于支付公司經營支出,對從其他公司轉入的款項則通過現金存入方式回流至所在公司。A某將單位收入和支出通過個人賬戶運作,通過現金交易切斷上下游資金間聯系,隱瞞了應稅收入,對非法所得實施了清洗。
2、交易特征
(1)個人賬戶與單位賬戶密切相關,現金存取交易金額較大。
(2)個人賬戶所有者與交易單位聯系密切,如是交易單位的會計人員、高管或親屬等。
(3)所在公司一般具有真實貿易背景。
(二)違規套現后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單位賬戶向個人賬戶轉賬和個人現金存取不受限制的漏洞,用單位名義申請POS機具,通過刷卡交易后轉入個人賬戶取現等方式,從事信用卡套現活動。套現后將資金投入民間借貸等地下金融活動,妨害了信用卡管理,干擾了正常金融活動。
1、典型案例
B某控制幾家空殼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十分廣泛,注冊資本10萬-20萬元不等。B某控制相當數量個人的額度較大信用卡。B某通過在空殼公司POS刷卡方式,每月從銀行套出資金近千萬元,再通過網上銀行將資金分拆,分別轉入B某個人賬戶及利用他人身份證開立的個人賬戶中,然后取現。取現后,B某又通過網絡等媒體發布信息,將套出資金從事民間借貸、代他人驗資、墊資等非法融資活動。
2、交易特征
(1)公司規模較小,頻繁發生POS刷卡業務,刷卡金額與公司經營規模嚴重不符。
(2)公司一般沒有實際經營業務。
(3)刷卡資金從單位賬戶分散轉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主要從單位賬戶轉入資金并取現。
(三)抽逃資本、虛假驗資
有的不法分子通過開立投資公司等方式為新設公司提供驗資服務,通過個人賬戶現金存取模糊上游資金來源,驗資后再通過個人賬戶將資金回流公司,協助新設公司從事虛假驗資、抽逃出資等違法活動,牟取不正當利益。
1、典型案例
C某為某投資公司業務人員,頻繁進行大額現金存取,每月交易數百筆,年度累計存取現金近億元,金額巨大。C某賬戶實際為某投資公司控制,該投資公司通過C某個人賬戶將籌集資金以現金方式借給新成立的需驗資的企業。驗資企業在單位賬戶存入現金,驗資完成后再將借入款項及借款利息轉入C某個人賬戶。C某取現后,又通過現金存入方式將借出款項及非法所得回籠到該投資公司。該投資公司籌集資金的使用和回籠均通過C某個人賬戶進行,以掩飾墊資交易資金的來源和性質,同時協助新成立公司從事虛假驗資、抽逃資本等違法行為。
2、交易特征
(1)驗資企業通過存入大額現金方式驗資,模糊上游資金來源。
(2)驗資完成后,短時間內將注冊資金分批或集中轉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迅即取現。個人賬戶取現后,又通過現金存入方式回流到上游資金來源的公司。
(3)提供虛假驗資資金的個人賬戶頻繁存取現金, 數額較大、較整,每次存取金額一般相等。
(四)經營地下錢莊
有的不法分子通過控制多個個人賬戶存取現金方式辦理地下錢莊,從事非法買賣外匯的境內資金結算,形成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的非法資金循環。
1、典型案例
D某為某涉外旅游公司人員,其個人賬戶頻繁發生大額資金收付,年度現金交易數億元。賬戶資金停留時間很短,上游資金主要來源于涉外經營企業及出入境人員,資金去向主要是直接取現或轉入其他個人賬戶后再取現。其資金運作與不法分子境內外資金轉移密切相關,涉嫌經營地下錢莊業務。
2、交易特征
(1)個人在多家銀行開立多個賬戶,外幣現鈔結算規模大,現金交易頻繁、交易金額巨大。
(2)個人賬戶交易主體與涉外單位聯系密切。
(3)個人賬戶資金來源多為單位轉入或單位賬戶取現后存入。
三、原因分析
(一)法規政策不完善
1、現金管理法規嚴重滯后。1988年實施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至今已沿用24年。經濟社會環境已發生根本變化,條例對單位現金使用的金額、條件限制失去可操作性,當前的現金管理實際上處于無法可依狀態。
2、支付結算管理政策偏松。2007年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支付結算服務的通知》規定,從單位結算賬戶向個人結算賬戶支付款項單筆超過5萬元人民幣時,銀行不再要求提供支付交易相關資料。此政策打通了單位資金通過個人賬戶違規流動的通道。很多單位通過向個人結算賬戶大額支付方式轉移單位資金,轉入個人賬戶后隨即取現,繞開了現金管理條例中對單位現金存取的限制規定。
3、個人賬戶現金交易存在監管漏洞。當前個人賬戶現金存取交易不受任何限制,致使大量違規資金通過個人賬戶實施違規流動,通過存取現金切斷資金來源。個人賬戶大額現金存取已成為不法分子實施洗錢的重要手段。
4、對大額現金交易商現金收付監管空白。目前、我國許多行業及交易主要使用大額現金進行交易,如房地產、汽車、典當、貴金屬及珠寶交易等。此類交易商收取現金金額較大,但對其現金交易的監管空白,易造成對資金來源的合法性了解和掌控不足,被非法資金所有者利用,為清洗和轉移非法資金提供便利。
(二)反洗錢主管部門監管手段缺乏
《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金融機構要對20萬以上大額現金收支報送大額交易報告;第十一條十六款規定要對自然人賬戶頻繁或一次性大額現金收付,情形可疑的交易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目前,反洗錢主管部門主要依據金融機構提交的報告實施大額現金存取管理。但上述報告只反映客戶特定時點的現金存取情況,不能反映交易完整情況。實際上不法分子通過現金存取從事違法行為往往持續時間較長,且會分散金額,規避反洗錢大額交易報告規定,只有持續監測才能發現疑點。基于現有報告模式,且在當前未與商業銀行建立信息共享、覆蓋全面、追溯順暢的大額現金存取監測網絡前提下,反洗錢主管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控分析。
(三)現金交易固有特點導致易被洗錢分子利用
現金交易本身具有簡單直接、環節少、交易方式靈活、成本低和交易對象可變性強等特點,可避免引起社會公眾的注意,減少有關部門的懷疑,相對其他支付手段優勢比較明顯,使其本身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洗錢行為的重要選擇。
(四)金融機構反洗錢風險控制體系存在漏洞
當前,金融機構對反洗錢制度執行監督和對員工反洗錢違規行為處罰不到位,風控體系薄弱。當客戶發生異常大額現金存取交易時,對客戶身份及交易核查不盡職、對資金來源審查流于形式、對可疑交易行為關注度不夠、對交易人工分析不到位等,給反洗錢工作帶來隱患。
四、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關于現金管理的建議及英國、美國基于反洗錢的現金管理方式借鑒
(一)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即FATF)現金交易建議
1、第12條、16條規定對貴重金屬交易商、珠寶商等指定的非金融企業和行業與客戶進行現金交易等于或超過了指定限額時,應采取客戶身份盡職調查和記錄保存要求。
2、第19條規定各國應考慮采用可行的措施來偵測或監視現金和可轉讓不記名票據的跨國轉移。建立有效的監測系統,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中介機構向擁有電腦數據庫的中央管理機構報告超過特定金額的國內和國際現金交易。該數據庫可供主管部門用于調查洗錢或恐怖分子籌資案件,并要有嚴格的防護措施,以保證信息的正確使用。
(二)美國現金管理規定
美國對現金存取進行嚴格限制。聯邦所得稅法典規定,大額現金交易報告義務人不僅為金融機構,任何人在一項或一系列交易中接收與其業務有關收入超過1萬美元現金的,必須15日內向聯邦稅務局報告有關交易信息和付款人信息。
(三)英國現金管理規定
英國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現金交易洗錢監測主體體系,金融業由金融監管局監管;大額現金交易商由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監管;房地產經紀業由英國公平交易署和交易標準管理部門監管;律師業由行業協會監管。大額現金交易商如接受15000歐元現金或等價現金支付,要向稅務及海關備案,繳納費用,并接受反洗錢監管。英國還規定,對反洗錢義務主體不履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的,可能犯知情不報罪,面臨最高期限為5年的監禁以及未規定上限的罰款處罰。
五、政策建議
(一)從法規政策層面擴大現金交易管理范圍,建立存入申報的大額現金交易管理新模式
修訂《現金管理條例》,加強大額現金交易管理。
1、擴大現金管理客體范圍,將個人及單位均納入大額現金管理范疇,提高現金管理的完備性。
2、建立大額現金存入交易信息申報制度,對大額現金存入業務進行適當約束。可借鑒美國模式,規定對任何人向銀行金融機構一次性存入或當日累計存入大額現金達到一定金額的應填寫現金來源申報表。申報表由金融機構收集后在限定工作日內統一上報反洗錢主管部門和稅務部門。
3、將大額現金存入申報主體擴展至大額現金交易商,如房地產、珠寶、汽車銷售商等。可借鑒英國模式,對大額現金交易商采取區別管理。對承諾不接收現金的交易商不要求其履行反洗錢義務,對發生接收現金業務的交易商須接受監管,在接受大額現金時必須要求客戶填寫現金來源申報表,定期向反洗錢主管部門及稅務部門報備。
(二)從法規政策層面加大對大額現金交易違規行為懲處力度
建議借鑒美國和英國模式,加大對違反規定的客戶、金融機構及大額現金交易商的處罰力度。可規定,對客戶拒絕填寫申報表的,一經核實,可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對商業銀行及大額現金交易商不予履行要求客戶填寫現金來源申報義務、協助客戶故意逃避大額現金管理、不報送相關可疑交易報告等違法行為,可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三)反洗錢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協力加強大額現金交易監測管理
1、反洗錢主管部門應完善大額現金交易監測手段。建立全國性大額現金存取監測數據庫,與金融機構進行數據共享,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額現金存取監測工作。
2、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有效的防控體系。合理配置反洗錢資源,鎖定頻繁大額現金交易客戶,重點監測和持續跟蹤,定期向反洗錢主管部門報送監測報告。結合地域特點、交易金額及客戶特征等對客戶進行合理風險等級劃分,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加強對員工違規行為懲處力度,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
(四)實施大額現金收費制,增加大額現金交易成本
可借鑒國際慣例,對大額現金存取實行累進收費制度,既可提高客戶現金交易成本,降低現金使用率,又可通過現金收費過濾一部分正常取現客戶,使那些必須使用現金進行交易的異常交易客戶更容易辨認,有利于反洗錢工作開展。
參考文獻
[1]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關于洗錢問題的四十項建議》[R],2003年.
[2]李若谷.《反洗錢知識讀本》[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
[3]項俊波、安建、馮淑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釋義》[M],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唐旭.《反洗錢理論與實務》[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年.
[5]唐旭.《中國洗錢犯罪案例剖析》[M].群眾出版社,2009年.
[6]曹作義.《金融機構如何識別、分析和報告重點可疑交易典型案例解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