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管理政策的經濟效率比較就是從長期的角度來考察不同環境政策在促進企業改善環境質量方面有什么不同。從長期來看,技術進步會降低企業污染的邊際治理成本,但不同的環境管理政策對新技術的擴散作用卻不同,因而節約的污染治理成本也不同。因此在技術進步的前提下,通過比較污染治理成本節約的程度來比較環境管理政策的經濟效率。
關鍵詞:環境管理政策;技術進步;經濟效率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4-0001-03
環境管理政策工具總的來說包括行政的、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從環境管理發揮的動力機制來看,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命令—控制型(Command And Control)和經濟激勵型(Market—Based Instrument)。命令—控制型環境政策是政府機構要求污染者采取相應的步驟來解決污染問題,具體來說,政府有關部門首先收集必要的相關信息,然后制定企業實施污染控制的具體步驟,最后命令污染者按照政府規定的步驟實施污染控制,其表現形式是各種各樣的環境標準,如污染物數量排放限制標準、環境技術標準。經濟激勵型環境政策是當今環境管理領域的主要模式,它通過采取與利益相關的措施,鼓勵排污單位的環境友好行為,懲罰有害環境的行為,從而引導污染者的行為使之符合公眾的利益。它主要是利用市場的力量以經濟刺激的方式來影響污染者的行為,其表現形式主要是排污費、稅收、補貼、排污權交易等。
從長期的角度來考察不同的環境管理政策在促進企業改善環境質量方面的經濟效率。從長期來看,技術進步會降低企業污染的邊際治理成本,但是不同的環境管理政策對新技術的擴散作用卻不同,因而節約的污染治理成本也不同,那些越能節約污染治理成本的環境政策,即對新技術的擴散作用越大的環境管理政策,其經濟效率就越高。所以可以通過比較不同的環境管理政策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污染控制成本的節約程度來比較它們的經濟效率。
一、環境管理政策工具的經濟效率分析
1.命令—控制型(Command And Control)——污染物數量排放限制標準
2.經濟激勵型(Market—Based Instrument)——排污費
3.經濟激勵型(Market—Based Instrument)——補貼
若政府采用補貼的方式來激勵企業減少污染的排放,則政府將分擔企業的一部分污染控制成本,因而企業采用新技術來降低污染控制成本的動力就不大,至少要低于排放標準所帶來的污染控制成本的節約。
4.經濟激勵型(Market—Based Instrument)——排污權交易
2.排污權交易與污染物數量排放限制標準、排污費的比較: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采用新技術的條件下,排污費的經濟效率是最高的,排污權交易次之,再次是污染物數量排放限制標準,經濟效率最小的是補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