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外包已經成為中國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戰略管理模式。研究了財務外包的四種可用模式,分析了哪些中小型企業適合實施財務外包,同時提出了企業實施財務外包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旨在使中小企業管理者們真正了解財務外包對企業的作用,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一條可借鑒之路。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外包;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4-0097-02
隨著產業轉型,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化的迅速發展,中國服務外包時代已經到來,而財務外包更是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的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但由于財務外包在中國中小企業中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對于財務外包業務的模式、外包內容,還是業務流程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中國中小企業必須充分了解財務外包模式,認清形勢、認識問題,并探索出適合自己的財務外包方法,才能真正發揮財務外包給企業帶來的優勢。
一、中國中小企業的界定和財務外包的含義
1.中國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根據中國2003年頒布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中國中小企業劃分是根據企業的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而定的。例如,中小型的工業企業必須滿足職工人數在2 000人以內,或者年銷售額在30 000萬元以內,或者企業資產總額不超過4 000萬元。
2.財務外包的含義。雖然目前中國學術界還沒有對財務外包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筆者認為財務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價值和經濟利益最大化,在日常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將某些財務流程和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外部的專業機構代為操作的一種管理模式。而那些會計師事務所和代理記賬公司等專業服務商則成為了主要的財務外包服務商,俗稱接包方,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財務流程外包業務。
二、中國中小企業實施財務外包的幾種模式
1.傳統購買模式。購買模式是財務外包發展中最初形成的最傳統的外包模式,它指企業將財務管理分為若干模塊,如總賬模塊、應收應付模塊、工資模塊、固定資產模塊等,將其中那些大量的、重復的、簡單的最底層的模塊工作普遍外包。中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代理記賬就是這種模式。如企業將應收款模塊外包給收賬公司;財務資金管理外包給金融類機構;納稅申報外包給稅務師事務所管理等。這種模式下,企業與接包方的關系類似于買方與賣方的關系,并沒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伙伴關系,雙方一般簽訂短期合同,而價格成為絕大多數企業考慮的首要條件。這種模式被很多小企業特別是創業者所接受,充當著企業的會計角色。
2.選擇性外包模式。與傳統的購買模式不同,選擇性外包模式不是將財務管理分為若干模塊,而是將自己非核心的業務和財務流程根據不同的職能分段外包,數量一般少于整體的70%~80%。例如企業為了提高資金周轉和盈利,改善客戶溝通和關系,將應收賬款流程外包;或者將企業的工資福利費發放、成本控制等職能或流程外包。如果一些企業的財務狀況欠佳但是企業領導卻非常重視財務管理工作,那么這時企業就可以考慮將自己不擅長的職能部分外包。美國的BP石油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將北海鉆石油項目的成本控制職能外包給了美國埃森哲財務公司,最終實現了成本減半。
3.整體性外包模式。整體性外包模式并不是指企業將所有的財務職能全部外包出去,而是企業保留了部分財務戰略職能,如外包關系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服務商的監督和審查等職能,將公司絕大部分超過80%的財務職能外包給專業的服務商來運作。這種模式比較適用于較小的或者剛成立的企業,企業不需要配備專業的財務人員,可以將更多精力投放在核心業務上,又規避了可能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規范了財務管理,西方國家的很多小企業早在成立之初都選擇了這種財務外包模式。當然,這些提供財務服務的專業公司也可能是企業的一個子公司同時也是一個獨立體,對外為其他企業同時提供專業服務。例如GE金融國際服務集團原本是GE資本公司的一個子公司,后來GE金融國際服務集團被部分出售以后,成為了GE資本公司的財務外包公司,包攬了GE資本公司旗下所有子公司的絕大部分財務職能。
4.財務信息系統外包模式。財務信息系統外包是指企業通過合同或者協議的方式,將企業整個財務部門的信息系統,業務流程的相關應用,硬件、軟件和運行維護等工作外包給提供應用軟件服務的專業公司(ASP)。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只需要有Internet,只租不買,按服務內容付費,將所有的數據存放在ASP計算機中,就能得到ASP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這種模式使很多中小企業降低了IT上的成本和風險,通過租用ASP的信息系統實現了企業的財務網絡化管理。
三、哪些中小企業需要實施財務外包
雖然財務外包的模式多種多樣,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小型企業都適合財務外包,盲目地實施財務外包反而會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得不償失。哪些中小企業適合財務外包呢?首先是剛成立的企業,由于企業內部各方面運作從零開始,發展并不健全,再加上成本費用上的壓力不允許企業建立財務部門甚至聘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因此采用財務外包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省開支,還能獲得服務商提供的高質量會計服務,可謂一舉兩得。其次,業務規模較小的或者具有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由于沒有大量的業務量或者季節與季節之間的工作量相差甚遠,將財務流程外包出去可以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有效削減成本。財務外包還適合于分支龐大的企業。由于這些企業的財務部門下設很多分支機構,各自處理不同的業務,各分支之間相互牽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造假,但企業成本卻大大提高了。如果選擇性的將部分分支機構的財務業務外包出去,如交給代理記賬公司去做,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企業管理成本。還有一些中小型企業在申請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變成一般納稅人的時候,由于需要依法建立健全的會計機構,設置完整的會計賬簿和擁有專業的財務人員等一系列財務管理上的要求,就更需要實施財務外包了。
四、財務外包管理模式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優勢
企業通過財務外包,首先減少了原本需要耗用的財務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既優化了資源配置,又降低了企業成本;其次外部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專業的財務服務,解決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的很多問題,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確保了企業的財務質量。企業在財務外包過程中需要向外包商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這樣就一定程度增加了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降低了會計信息虛假的幾率。準確可靠的財務信息才能得到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從而有利于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發展。財務外包作為企業的一種戰略管理模式,還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通過將非核心的財務流程外包給服務商,將自己的精力專注于自己的核心領域,集中資源發展和管理核心業務,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也日益增強。
五、中小企業實施財務外包的注意點
1.外包不能一刀切。財務外包雖然可以節省企業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但是企業需要清楚認識到外包不能解決所有財務問題,只是減輕企業部分工作量,并不是全部。因此財務外包應有所選擇,如果企業規模較大,業務量、應收應付款、現金流等都在增加,這樣的企業還是適合建立自己的財務部門,有利于對業務的監控和防止商業機密的外漏。企業應該從長遠角度充分考慮外包成本、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和外包質量等因素,不要過分追求短期收益,更不能不假思索外包一刀切。
2.外包不能隨心所欲。企業一旦選擇實施財務外包,就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只是口頭協議。財務外包是一種契約行為,企業和外部服務商應該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以合同形式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確保財務外包的有序進行。同時,簽訂合同時必須注意關于企業信息安全方面的約束條款,以防止企業商業機密外泄,加強企業利益的自身保護。
3.謹慎選擇服務商。認真、謹慎的選擇合適的外包商可以避免服務雙方合作上的失敗,使財務活動順利進行,確保服務質量。企業在選擇外包商的時候應該從對方的業務素質、業務能力、品牌聲譽、市場地位和服務模式等多方面考慮,不應該只看價格而忽視服務質量。一般來說企業可以從以下因素來選擇外包商:首先可以審查其代理服務資格;其次了解其規模、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再次了解其服務范圍、收費標準等;最后可以通過貨比三家,確定外包商后通過簽訂合同等方式來確認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4.外包過程中積極主動。企業在與服務商合作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主動的配合對方的服務工作,不應該采用“一旦外包,完全撒手”的態度。首先,企業應該主動向外包服務商提供他們需要的財務信息以便于對方更好的提供服務;其次,企業應該定期對服務商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和評估,審查外包商提供的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是否符合自己的外包要求,從而確保雙方合作的順利運轉。
總之,財務外包是中國企業戰略管理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財務管理工作專業化的必然結果。隨著財務外包服務市場的不斷規范,中國中小企業只有認清形勢,充分了解財務外包模式,并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外包對策,才能做大做強,充分發揮財務外包的作用,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ArnoldUIIi.New Dimensions of Outsonrcing:a Comb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ore Competancies Concept.Eu-
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Supply Management,2000,(6).
[2] 王玲玲,高皓.財務會計外包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21).
[3] 黃先會.中、小、微型企業的財務外包[J].財經縱橫,2010,(12).
[4] 曾人魁,童汝根.企業財務外包業務運作探討[J].金融經濟:理論版,2007,(1).[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