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國內外理論,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國內研究進行了概述和梳理,最后提出了對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區域經濟發展;金融深化;金融效率
引言
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是金融學較基礎的研究領域,國內外學者都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國外學者側重于理論構建,國內學者側重于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進行實證研究,由于以文字段落形式總結顯得雜亂,不易于比較歸納,本文以表格形式對這些理論進行列舉概述,梳理出該領域的研究發展脈絡和異同。
1.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國外基礎研究概述
國外金融學家對此的研究,古典經濟學家認為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非常微小,只是實體經濟的附屬;而現代經濟學家則認為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有明顯的作用,二者存在著互動關系。
2.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證研究文獻概述
我國的學者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間關系的研究主要從實證分析角度出發。我國學者的研究結論可以概括為,中國經濟發展對金融發展有單向作用,然而金融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正向作用不明顯,其原因是由于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歷史和國有經濟壟斷資源過高,造成的市場經濟不夠完善。最新近的研究也發現了兩者的雙向互動關系,這可能是由于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與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金融發展也開始對經濟發展有了正向的作用。總體上講,中國金融發展中,金融中介,即間接融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正面影響更大,遠大于金融市場,即股市融資的影響。
3.金融發展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概述
近年來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間的實證研究,這也是基于我國二元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客觀現實,是研究金融發展與我國經濟發展關系的必然趨勢,總結概述如下兩個表:
綜合以上的研究結論,可以看出:
我國不同的區域的金融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落后地區,市場經濟還不夠完善,國有經濟占比例比較大,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正向作用還不夠顯著,表現在金融市場對經濟發展正向作用十分微弱,金融中介對私營經濟的支持也不夠力度。區域市場經濟發展如果進入比較完善的發展階段,長期看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但是在我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的正面作用又不夠顯著,但是在經濟發達地區,保險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4.對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
4.1落后地區,首先考慮規范和完善市場經濟建設,提高經濟增長水平
中國學者的理論研究已經證明,如果落后地區的市場經濟不夠完善,效率不足,那么無法有效促進經濟增長,也無法帶動金融體系的發展,最后也無法使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有正向促進作用。所以對于落后地區,應當優先規范和完善市場經濟建設,包括促進市場經濟的法制化建設,市場環境建設,打破壟斷,存進公平競爭,消除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在資源使用分配上的不公平現象,提高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水平,激活落后地區的金融需求。
4.2發展中地區,加快金融發展的進程
對于發展中地區,加強金融深化、提高金融效率、加強金融市場建設,具體做法有加大存貸款的數額和規模,積極發展股市的規模和市場建設,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表外業務,進行金融創新,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使得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積極雙向促進效應得到發揮。
4.3經濟發達地區,應大力發展保險金融業,同時引導資金向落后地區配置
經濟發達地區,如上海地區,金融體系已經非常完善和成熟,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應當大力發展保險金融業,提高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使其有信心,有能力進行消費,進而提高經濟增長水平。同時應積極引導經濟發達地區的金融資本流向落后地區,促進落后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和效率,先進帶動落后,幫助落后地區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陳福中,吳秋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以長三角為例進行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6).
[2]韓廷春.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1,(3).
[3]談儒勇.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10).
[4]王景武.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