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小微企業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勞動力就業等,國家也多次出臺宏觀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就商業銀行而言,服務小微企業也成為高頻詞匯,本文淺析了我國小微企業的現狀、重要性及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小微企業 現狀 重要性 商業銀行 金融服務
一、我國小微企業的現狀
權威數據顯示,全國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4000萬家,其中包括3700多萬家工商個體戶,吸納了近2億人口就業,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貢獻也不可忽視,貢獻了我國60%的國內生產總值、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因此,小微企業的發展牽動著整個的中國經濟,80%的城鎮就業決定了小微企業在國家穩定和和諧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果說大型企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梁和骨架,那么小微企業就是中國經濟的血脈和身軀,它的興衰關乎國家的民生國計。
二、小微企業的重要性
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群體,以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的“毛細血管”群體,但小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與就業、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包括84個行業大類、362個行業中類和859個行業小類。小微企業的密集程度決定著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小微企業越發達的地區,城鄉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就越高。從總體看,一國經濟要有活力,要有競爭力,不僅需要“頂天立地”的大中企業,更需要“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在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三、商業銀行如何服務小微企業發展
據中國銀監會數據,2011年末,我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長15%;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萬多億元,增長25%,高出平均貸款增長10個點,反映出商業銀行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取得了成果。但中國的企業中99.9%是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如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小微企業的發展,給予一下幾點建議:
(一)創新組織架構,為小微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性金融服務
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是大中小企業通吃,經營不專、不精,對單個小微企業服務不到位,信貸資源配置也不夠科學合理。商業銀行需要轉變觀念、整合資源、創新組織架構,成立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及專營業務網點。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組織架構上進行創新,為做好小企業客戶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提供了保障。
(二)轉變經營思路和業務模式,提升小企業客戶服務水平
商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上要實現“三個轉變”,即“把小企業業務從傳統的隨意服務轉變為有規劃服務、散單服務轉變為批量開發、單一服務轉變為綜合服務”。
一是變隨意服務為規劃服務。傳統的小企業業務經營模式下目標市場不明確、無系統性的目標客戶。規劃服務是搜集目標市場、圍繞目標市場分析銀行服務的優劣勢、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制定營銷標準和措施、應用產品組合等系統性的服務措施。規劃服務可以鎖定目標,針對目標客戶制定服務方案,有的放矢,提高服務水平及服務成果。二是變散單服務為批量開發。將對單一客戶服務轉變為對同一區域或同一行業客戶批量開發,通過制定批量開發方案,設計批量開發目標客戶的準入標準、產品組合、業務流程、風險防控措施,選擇目標客戶中的優質客戶進行批量服務、簡化操作流程、提高營銷效率。三是變單一服務為綜合服務。小企業金融服務不能停留在單一客戶和單一產品上,要想滿足小企業客戶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必須通過設計金融服務方案,為小企業客戶提供一攬子的金融產品,把單一客戶、單一產品的服務轉變成為小企業客戶的綜合服務,為小企業客戶提供了“表內業務、表外業務、電子銀行業務、國際業務”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三)實行新的勞動組合、打造專業化的小企業經營管理隊伍
建成一支專業化的小企業人才隊伍是商業銀行全面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前提保證。首先,商業銀行要打造一支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可以按照服務小微企業的數量,按照“352”的標準服務小微企業,即每個小微企業服務團隊3人組成,每人服務50戶小微企業,團隊貸款總量在2億元左右,保障服務小微企業的質量和效率。再次,要實現中后臺集中運營,采取小微企業的雙人審批制度,標準化作業,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時時受理、及時審批,提高審批和放款效率。
(四)流程再造,打造小微企業“信貸工廠”式業務流程
商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上,需要針對小微企業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制定專業、高效、完善的操作流程,實現小微企業業務走“信貸工廠”模式,做好市場規劃、業務準入、信用評級、業務調查、審批放款、貸后管理等一系列的標準化的業務模式,讓商業銀行信貸人員清楚服務小微企業的信貸流程,實現業務標準化、流程化,大大提高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效率。
(五)建立差異化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小微企業業務對商業銀行從業人員來說,業務量不大,客戶數量多,風險較大,很少有人愿意主動服務小微企業,因此,商業銀行要制定差異化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引導更多的人服務小微企業,首先要做好激勵機制,制定業務考核、獎勵等制定,把更多的考核資源向從事小微企業的人員傾向;再是要落實小微企業的信貸人員的約束機制,合理控制好小微企業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比如向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制定的信貸人員“鐵八律”、“三九條令”和“雙十禁令”,就在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從業上進行規范和約束。
(六)創新金融產品,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針對小微企業在商業銀行服務上最大的困難是貸款貸款難、時間長、成本高,商業銀行要想更好的服務小微企業,需要在金融產品上進行創新。一是創新貸款擔保模式,對于小微企業沒有抵押或抵押不足的融資需求,可以創新擔保公司擔保貸款、小企業聯保貸、應收帳款融資、存貨質押貸款等多種產品用于解決貸款擔保問題。二是提出限時服務貸款品種,比如向小微企業快捷貸、一日貸等,來滿足小微企業貸款急的需求。三是可以制定小微企業貸款定價計分制,把銷售回籠款、信用等級、違約情況等作為參數,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直接與這些參數掛鉤,回籠好信用等級高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就相對較低,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
(七)有序搭建渠道建設,為小微企業提供社會化服務
有序選擇與有實力的擔保公司合作、加強與經信委工商局等政府管理機構合作、大力開展與行業組織合作、挖掘與專業市場和產業集群合作,為小微企業建立一體化的社會性服務體系。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與多種渠道的合作,把小微企業緊密的聯系起來,組織“銀企協會或銀企俱樂部”的形式,打造金融服務“六個平臺”,一是打造金融服務平臺,進行大量調研,了解企業金融需求,豐富金融產品,不斷探索解決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努力改善金融服務水平;二是打造政策信息平臺,積極關注和貫徹國家有關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及時發布政策信息;三是打造商務合作平臺,推動銀行、企業及社會各方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尋找、創造商機,組織舉辦商務交流、項目考察活動,促進聯合協作、資源共享;四是打造咨詢交流平臺。建立信息網絡,為企業和相關機構及個人提供各類信息咨詢交流服務;五是打造企業家成長平臺,組織舉辦各類講座、培訓和經驗交流活動,為企業發展、開拓市場和投資創業提供支持,并爭取和落實優惠政策;六是打造誠信文化平臺。開展企業誠信和文化活動,倡導誠信經營、反對不正當競爭,維護市場經濟和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