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許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在企業內部、外部環境因素共同影響下產生的。它的存在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如何正確地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做好風險管理的措施,事關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的研究,分析了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為企業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提供借鑒。
關鍵詞:風險成因;風險控制;管理措施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2011年4月到5月期間,溫州3家老牌企業三旗集團、波特曼、江南皮革,接連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或倒閉,而在改革開放30多來,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其中企業的倒閉大多原因是因為企業資金鏈斷裂。痛定思痛,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中,企業面對的是十分復雜的環境,使得其不能獲得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于是財務活動必然存在不確定性,財務活動的結果也會具有隨機性,可能帶來收益,也可能使企業蒙受損失,甚至破產。所以,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并對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將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管理措施進行研究。結合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分析研究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和企業當前管理措施存在的缺陷,進一步探究財務風險的有效管理措施,為有關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企業財務風險及其表現形式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企業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因為競爭加劇和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它是企業經營中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問題。為防范財務風險,盡可能把財務風險可能會導致企業蒙受損失的程度降到最低,就要了解風險的來源和特性,并進行適當的控制和防范。
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在我國企業中較為典型的表現主要有:獲利能力低,經濟效益差;資金匾乏,償債能力弱;經營能力不佳,不良資產比例大;成長能力弱,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等。根據財務風險的來源不同,可以將風險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種。
三、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籌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企業管理者的觀念沒有完全轉變。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展,企業的籌資渠道不再單一,而逐漸發展為多元化。然而,許多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籌資風險,而單純地認為只要能夠籌集到資金,企業就有發展的空間。所以,近年來,爭上項目、盲目貸款的現象在十分普遍, 這使得企業債務大大增加。其次,經營利潤的不確定性也將導致企業的籌資風險。這是因為市場經濟包含著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如原材料是否能及時供應的問題、市場需求關系的變化、投資項目投產后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收益等等,使得企業未來的獲利也存在不確定性。再次,是由于借入資金的利率也是不確定的。根據財務杠桿原理,如果企業投資利潤水平是一定的,那么借入資金的利率上升將不可避免地降低公司的財務杠桿收益,當企業借入資金的利息大于投資利潤率時,非但不能獲得財務杠桿收益,反而會減少企業主權資本收益。
2、投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投資決策存在著風險。比如一個企業對于未來的投資項目缺乏系統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其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失真、滯后,以及決策者能力低,,缺乏專業技能和應變能力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所作出的投資決策必然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從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其次,項目的實施建設階段也存在風險。比如資金不能充分落實到位,機器設備、建筑材料不能及時供應,使得工期拖延;施工的技術能力不能獲得保障,那么項目就無法達到原本要求的設計質量等。再次,在項目投產后,存在生產經營上的風險。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的價格的不確定性是該風險產生的一個原因,尤其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會導致企業供產銷情況不能可靠估計;在成本方面,原材料能否正常供應、價格有無變動、工人和機器設備的生產率有無變化等,也都不確定;也有生產技術方面的因素,比如如產品質量、設備事故等等。
3、資金回收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企業的銷售方式主要分為現銷和賒銷。現銷不存在資金回收的風險,因為是售貨和收款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然而市場往往供大于求,于是采用同客戶簽訂購銷合同的方式成為了商家廠家進行快銷的主要手段。賒銷是一種信用式的購銷方法。賒銷的優點是一方面能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賒銷同時也增加了資金回收的風險,并且也增加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
4、收益分配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企業的經濟利益直接受到收益分配合理性的影響。企業所有者投入資本和經營者與職工進行經營活動的積極性主要來源于對經濟收益的追求。因此,市場競爭的規律要求收益分配政策必須為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進行必要的積累。企業的留存收益,用于生產的發展,反映企業一定的積累能力,其數額必須與企業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大小和所實現的經濟利益的高低相適應。
如果企業不能合理安排稅后留利中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就會產生收益分配風險。如果積累的比例過大,職工和一部分投資者就獲得較少的利益,從而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企業生產發展;如果消費的比例過大,企業積累能力就會削弱,雖然職工和一部分投資者近期得到了更多的利益,但卻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實際上是損害他們的長遠利益。
四、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措施
1、籌資風險的管理措施
企業應對籌資風險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企業在籌資時,應對財務風險予以充分的重視,要充分注意保持適度的債務規模。即使是資金利潤率大于負債利率的情況下,也不能無限制地借款。舉債過多,會給企業造成較大的利息支付的壓力。
其次,企業在借入資金時,要兼顧財務風險和財務杠桿帶來的收益,以控制資本與負債的恰當比例,確保財務狀況的安全和穩定。
再次,要降低企業的負債利率。企業在進行債務融資時,不僅要建立良好的聲譽,爭取有利的借貸條件,還要考慮企業的債務負擔,盡可能選擇低債務利率的貸款。
此外,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的比例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流動負債所占的比例過大,負債償還的期限短,相對會增加財務風險。長期負債相對于流動負債,其優點是償還期限長,償還的時間彈性大,但長期負債的利率比流動負債高,所以它的資金成本也較高。因此,要充分平衡兩者的比例關系。
2、投資風險的管理措施
企業應對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則是既要敢于冒險投資,又要克服冒險主義和盲目樂觀。在決策中盡量做到穩健性、風險性、收益性的最佳組合。
控制投資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所以,一要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以及變化情況,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系統,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二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管理者的風險意識;三是建立財務風險遇險機制,加強財務危機管理;四是企業在保持主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可用閑散資金進行投資;五是通過控制投資期限、投資品種來降低投資風險。
3、資金收回風險的管理措施
企業應對資金回收風險時,要注意企業的現金流量和資產負債率動態平衡。一定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而企業的發展規模與結構受到資產負債率的制約。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其發展的速度和總體規模,以及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是由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確定的。在確定資產規模時六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企業的管理能力,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企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企業所處的競爭地位和國家的行業政策。企業在不僅要重視規模的大小,也應重視規模的質量。
在調整資產規模的結構性時,務必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資產結構的角度考慮,現金儲備要保持在合理范圍內,這是出于對企業的正常支付和不時之需的考慮;要加快資金的周轉,不能忽略資金的時間價值;要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以確保資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還要保持各類資產的合理比例。二是從負債的角度考慮,要動態地根據企業實際業務,考慮企業現有資金和財務情況,從而對銀行融資的規模和結構進行確定;短期、中期和長期負債也要動態平衡。三是從權益的角度考慮,將企業的注冊資本金與規模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重視投入產出率,增加企業的資本積累。四是從資產負債率的角度考慮,要動態監控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其他財務指標。
4、收益分配風險的管理措施
在面對收益分配風險時,有以下幾個對策:
首先,改進會計處理方法,旨在使會計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的能力得到提高。不準確的會計收益計量是導致過度分配收益的一個重要誘因。采用傳統會計處理方法記賬時,要分清各種可供選擇方法的實際使用范圍,盡可能選擇可以客觀真實反映企業收益情況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可以考慮通貨膨脹會計等會計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引進。在確認和計量會計收益的同時,也要注重企業收益的質量,并對企業的現金流量進行認真分析,然后選擇使用恰當的收益分配形式。
其次,準確編制投資預算,外部籌資預算。準確預測投資所需資金、時間、外部籌資可獲得的資金數額。如果要把企業的籌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就得綜合考慮企業收益分配風險和外部籌資風險。比如控制好企業的流動資金,以確保能及時地償還到期的債務,也就是說企業的收益分配不能影響到期償還債務。
再次,分配收益過程中的信號傳遞作用是不能被忽略的。在資本市場環境里,收益分配的方式、時間以及其穩定性總是向投資者傳遞著一定的信息,這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企業今后的融資,因此在制定收益分配的政策時,不僅要考慮影響收益分配的因素,還要考慮收益分配向資本市場所傳遞的信號及資本市場可能做出的反應,考慮對企業未來籌資的影響。
收益分配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他既源于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又源于客觀事實未來變化的不確定性,因此它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們又能夠根據收益分配風險的一些客觀規律,采取特定的措施,對其實施有效控制。
五、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的生存發展的外部壞境也日漸復雜多變,要想能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正確面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深入剖析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有效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盡可能把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前提。許多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也已注意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提出了企業應對籌資、投資、資金回收、收益分配風險的管理措施,為有關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唐先華.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風險的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商業,2011,(20):232.
[2] 姚雁雁.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 [J].財會研究,2010,(13):65-67.
[3] 蔡中.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J].經濟師,2011,(8):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