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心愛護學生,獻出自己滿腔的愛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堅持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注重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不同思想狀況,分析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選取能力強的學生建立班干部組織輔助班級管理。注重每次主題班會的實效性,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導以后的言行,學生在班級中就會逐漸形成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和強烈的學習積極性。經常利用放學后和飯后的休息時間與學生親切交談。特別是對那些失親生,詢問他們跟誰生活、生活得好不好,從多方面注意給予他們以溫暖的關懷。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能建立深厚的感情。
學生婷婷,在校門外被流浪狗咬傷,我立即從身邊同事手里借來一千多元錢,騎車送婷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血清,連續六個周,每個周四都會丟下自己的孩子,陪護婷婷去注射疫苗,直到高考前兩天,才注射完最后一支疫苗。而我辦公室里煮的雞蛋,也由最初的每天兩個變成了每天四個,六個……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我用愛心贏得學生的愛戴,并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徹底地激發出來,學生由衷地說,高三的經歷將是自己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二、身教感染學生,揮灑自己滿懷的情
高考的壓力和高三高強度的學習一度讓班級氣氛顯得過于壓抑,尤其是高考前一個多月,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上課強打精神,一下課就趴在桌子上,晚上卻很難入睡。為了幫助學生調整狀態,我每天上午第二節下課就帶學生下樓在校園里跑上兩圈,一些長期缺乏鍛煉的學生落在后面想打退堂鼓,我就會掉轉頭去陪同她們慢跑下來堅持一周以后,再也沒有想中途開溜的了,慢慢的,學生壓力得到有效的釋放,心情開朗了,激情也被點燃了。
為了讓學生保持適度的緊張,時刻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我時刻注重身教的力量,每天早上6:20,我都風雨無阻,早早站在教室門前等候學生進班學習;每天中午放學,總是等待所有學生吃完飯進班午休才回去給兒子做午飯;每天晚飯后,都微笑著站在教室門口,將每一位匆匆回到教室準備學習的同學堵在門外,讓他們去草地上放松二十分鐘再回來學習,每當堵了三五個回去之后,我就會牽著可愛的兒子到校園里轉上一圈,在草地上,在鏡湖邊,在操場上,時時不時停下腳步親切的和一些學生聊上兩句。
我教育學生要刻苦學習更要熱愛生活,不僅是讓學生擁抱大自然,還親手在教室里種上了兩盆一帆風順和兩盆海棠,讓學生輪流給花澆水,曬太陽,清洗葉片上的灰塵,我自己的辦公桌上,整齊的書籍用具旁邊,更是植著幾盆盡心呵護的花草;我教育學生要學會堅強的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自己則更是身先士卒,躬親垂范:高考前二十幾天,一些學生在身體或心理上被壓垮了,我也因病住院,在醫院躺了三天的我強撐著來到教室,對學生說:“大家還記得海明威筆下的捕魚老人的話嗎?——沒有人是生來就被打敗的!是的,大家面對的是高考前最艱難的一段歲月,老師雖然生了點小病,但和大家的艱辛比起來,老師的這點病就不算什么了,老師愿意陪著大家共同戰勝所有的困難!”同學們流著熱淚鼓起了掌……
身教勝于言傳,教育學生不僅僅用語言,更重要的是用自身的行動感染每一位學生,揮灑滿腔教育熱情去點燃每一個學生。
三、肯定激勵學生,“夸”綻滿園桃李
“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班主任必須堅持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開發學生的潛在能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肯定和激勵是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點燃學生信心、激起學生理想火花的首要手段。
通過激勵措施,班里形成了一種“比學趕超”的風氣,學生都暗下決心,緊盯自己的目標不放,每次考試之后,班里成績都在全級上升名次。
2.信任關心是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學生進步發展的精神動因。
對于優生的信任,能激發他們更強的進取精神;對后進生的信任、關心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年來,作為一名班主任,幾乎每個學生都談過心,特別是后進生,有時候把他們叫到家里來,以拉家常的形式跟他們交流,交流的主題就是“你能行”“你能做得更好”。為數不少的學生都在高考時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好幾個本來升學無望的學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教育是一項愛的事業,教育者只要心中有愛,就一定能找到與學生之間最好的契合點,從而最有效的感染和激勵學生,達到有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