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統計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它是地方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對于高校學生來說,統計學非常實用,但是學習起來難度也很大。針對于此,本文提出對統計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添加統計學相關的實際項目,把統計學基礎理論與實際項目聯系在一起,使統計學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希望通過對統計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形式進行改革,使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更科學、統計學課程教學效果更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項目驅動式 統計學 教學模式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4-0017-02
地方高等院校一直以培養各類人才、發展科學和教育事業、服務社會大眾為己任。因此,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是地方高等院校工作的主要職能之一。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開設的統計學課程是一門方法論學科,它是對大量體現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指標進行調查的同時,選擇數學模型對數量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推論出統計指標之間存在的數量關系和數量特征,撰寫統計分析報告,為報告使用者提供預測或決策所需要的數據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但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眾多問題,因此,需要對統計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統計學教學更科學、更實用。
一 地方高校統計學教學現狀分析
統計學分為經濟學科的社會經濟統計學和數學學科的數理統計學及生物學科的生物統計學。在地方高校統計學教育中,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寫統計報告的各種方法和技巧是統計學教學的重點。統計學非常實用,但是涉及大量的數學公式和計算,如平均指標和變異指標、抽樣調查、時間序列分析法、相關和回歸分析法、指數因數分析法等,這些與數學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學習起來倍感吃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學生聽不懂,覺得統計學枯燥、乏味,教師講的內容抽象、不易理解。教師在統計學授課過程中需要一些計算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融會貫通統計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可是讓學生動手練習時,學生要么不聽,要么敷衍了事,而教師受教學進度影響,又不得不進行下節內容教學,這樣在進一步的教學中學生學起來更吃力,如此下去,造成惡性循環,統計學的教學效果十分不佳。
二 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目前有些高校就統計學教學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措施,也有些統計學者提出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以“案例教學”為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入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然而,針對地方高校統計學教學改革模式研究只停留在統計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初級層次。要想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必須對統計學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提出解決目前統計學面臨的教學難、理解難和與實踐活動脫節的改革方案,使統計學不僅只是一種專業分析的工具,更是一種獨立的“基本思考方法”。統計學不僅要學習大量的公式,更要學習統計的思想。統計學與社會現象高度相關,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來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來源于生物學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收集等。因此,統計學來源于社會實踐,最終也要指導社會實踐。
1.統計學課程教學應添加實際統計項目
統計學的教學內容一直是以統計學基礎理論知識為主體,講授難度大,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致使學生對統計學知識的實際掌握程度較低,理解和應用能力較弱。因此,需要對統計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添加實踐項目或實驗項目,根據實踐項目和實驗項目的要求,向學生講解統計學的實際應用,讓學生對統計學的理解更形象,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使統計學教學變得相對簡單、容易理解,在實踐中能夠有效地運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項目驅動式的統計學教學應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根據實際的統計項目收集和整理企業或組織在生產、經營和運作過程中涉及的統計數據和統計資料,綜合運用統計分組、統計指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法、抽樣調查及相關與回歸等統計方法,對企業或組織的經濟活動條件、運作過程、經營成果及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提交統計報告。這樣有針對性地進行統計學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在實際工作中統計學起到的作用,以及統計涉及的具體工作和內容。
2.添加統計軟件應用于統計學教學體系
統計學教學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的更新,大多數地方院校在統計學教學中,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使統計學基礎理論學起來較為生動有趣地方高校在統計學教學環節應引入計算機處理技術,即統計分析軟件。統計分析軟件是一種應用軟件,是對資料進行各種統計處理分析的系列程序組合。通過計算機處理技術分析統計數據,使統計數據分析更科學、更準確。學生通過學習統計應用軟件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統計學的知識要點和操作技巧,提高其學習統計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
3.統計學課程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進行綜合模擬訓練
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針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不僅應添加實際項目聯系,同時還應對相應的內容進行綜合模擬及實驗訓練。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應用軟件操作,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從容地應對進行日常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統計學課程必須開始實驗教學,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能有效連接,提高學生日常數據的處理分析能力。綜合模擬實驗是在統計學某一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完后,根據實際項目設計綜合模擬實驗項目,模仿市場運作環境,讓學生對虛擬環境下模擬日常運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匯總,運用統計數學模型進行模擬分析,進而得出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
它改變了過去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行為指導”為主,通過指導學生在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中出現的操作行為問題,讓學生掌握數據統計分析的工作要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通過調整統計學教學體系,把統計學理論、統計應用軟件操作技巧和統計學綜合模擬實驗結合在一起,形成三維一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統計學的應用價值。
4.改革統計學教學的考核形式
地方高校針對統計學課程的考核大多都是采用閉卷的形式,其中涉及大量的計算公式,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基于項目驅動的統計學教學模式借助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只需要學生理解統計學的基本原理,掌握統計軟件操作方法就可以。因此,統計學考試形式應該改變,應重點考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利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期末考核形式可以采用半開卷、開卷、撰寫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分析軟件操作等各種形式或綜合形式,全方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考試內容應豐富多樣,考核的內容多側重統計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綜合分析能力,少考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如案例分析,統計數據的解釋說明可以添加到考試內容中去。同時,考試成績也應靈活多變,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例,通過考查軟件操作來彌補考試過程中體現不出的學生的實踐水平。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統計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使統計學教學更輕松,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統計學的原理和操作技巧,教師在考核學生的學習水平時更客觀,并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希望通過統計學教學改革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實用的知識和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唐志強.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2(1)
[2]王郁彬.加強統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4)
[3]未良莉、王瀟.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