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外作業的優化設計是英語教學及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它能及時有效地反饋情況。通過對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并運用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優化教學。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需要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進,讓英語課外作業的布置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英語課外作業 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4-0080-02
英語課外作業不僅是課堂教學和課內作業的延續,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但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英語“題海戰”方式,優化英語作業設計,切實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英語作業“高耗低效”現象。
一 英語課外作業布置的原則
英語新課標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集合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百|疑、適時、適量、適度”的作業對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與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與創造才能,都有著重要意義。這是優化課外作業設計的理論依據,同時還應循以下原則。
1.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的原則
英語課外作業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并以指導綱要和教材教學要求為依據,從學生的需求、目的、興趣出發精心設計課外作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把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調動到最佳狀態。
2.教學最優化原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超過這一限度,注意力易分散。工作效率低下。教師應控制多種制約因素,注意技巧性,增加趣味性,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作業,確保師生花費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二 英語課外作業的形式優化策略
傳統的英語課外作業形式單一,內容局限,往往都是抄單詞、背課本,完成相應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偶爾一次還行,久而久之的重復會使學生們失去做作業的興趣,往往作業的完成也只是簡單地機械操作。新課標下的課外作業應該旨在調動學生的各種學習策略,開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將英語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廣闊天地。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學會體驗幸福與快樂,不斷品嘗創新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因此,作業的設計形式應多樣化,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作業不僅要顧及語言的作用與功能,更要注意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體差別,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1.手工制作,體驗成功
要使學生們 “學中動”和“做中學”有機結合。教師可適當設計些手工制作的內容,讓學生邊做邊學,使原本枯燥無味,形式呆板的課外作業,變得樂趣無窮。
第一,制作卡片和英語小報。每當教師節、母親節、父親節、圣誕節、同學們生日等節日來臨時,筆者都會叫學生把親手制作的配有圖案、祝語的精美小卡片送出。讓學生通過任務體驗快樂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增強中西文化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社會和集體中和諧發展個性。
第二,制作學習檔案袋。筆者在課外作業布置中,鼓勵學生建立成果型的檔案袋,注意收集完成學習任務的優秀作品與學習成果有關的資料,把學生在課外作業中制作的賀卡放入學習檔案袋,英語小報裝訂成冊。學生從中看到別人的優點,也看到了自己成長進步的足跡。確保了學生的課外作業這份“休閑點心”既可口又營養。檔案袋更大價值在于它成為了教師、家長、學生一起分享和交流真實成果的載體。
2.收集信息,資源共享
第一,巧用電腦,搜索資料。在學習了Festival這個詞后筆者就要求學生上網查找收集中國和西方的主要節日。學生們把收集到的節日信息在班級里進行介紹展示。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節日和習俗,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樹立起了尊重他人風俗習慣的意識。
第二,小組合作,收集信息。教師也可給學生布置一些調查型的任務,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他們一定樂于完成。比如學了有關日期后,讓學生去調查家人、同學的生日;學了有關交通工具的知識,讓他們去調查全校同學是如何到校的;也可讓學生調查家庭成員年齡、職業、飲食愛好、體育運動等,并且寫好調查報告。
三 英語課外作業優化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1.難度自選,彈性作業
學生是完成作業的主體,他們是不同的個體。為了盡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筆者有的放矢地設計了ABC三類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要做哪個層次的作業。使學生感受到“我的作業我做主”!這樣一來,既可讓學生持續保持對作業的興趣,又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為其提供展示自我個性和能力的平臺。
2.跟蹤指導,注重評價
英語基礎好且自制力強的學生或許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獨立完成課外作業,但對多數學生來說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全過程指導才能很好地完成所有課外作業。針對學生作業老師應采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幫助學生肯定自我,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特別是對于急需鼓勵的后進生,及時到位的激勵性評價更能有效引起師生情感共鳴。
3.嚴禁布置懲罰性作業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被罰寫作業,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滿漢全席”人人愛吃,但如果讓一個人都天天吃滿漢全席,而且規定他必須頓頓吃夠多少,少吃一口就罰多吃一百口……這樣做上一段時間試試看,這個人以后再見到吃的不吐才怪。
四 結束語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把英語作業由機械單調的形式變得靈活多樣。在設計作業的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以學生為主體,相信學生的學習和自我發展能力,信任學生的潛力能力,還給學生自由發揮、自我創新的空間,多樣、新穎的課外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了興趣學生會想出更多樣、更新穎的作業,課外作業的質量提高了,整個課堂教育的質量也提高了。
參考文獻
[1]張敏、劉鵬.新課程需布置什么樣的英語課外作業[J].小學教學設計,2004(6)
[2]陳海東.新目標英語的作業布置與批改[J].考試周刊,2008(8)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