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如拼音、字詞、閱讀、寫作等。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及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語文教師的培養,要想保證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就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備課。本文簡單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備課的重要性,希望能對有關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備課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4-0109-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可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理解新課改觀念,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不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備課工作,有的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教學方式同教案設計不符合;有的教師雖有詳細的教案,卻不能根據具體狀況做靈活處理,更有一些教師完全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具體來講,要做到四個方面。
一 通讀語文教材,進行整體備課
新的語文教學目標是按照九年一貫制的設計思路安排教學內容的,針對不同的教學階段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目標,有效體現了語文課程的階段性及整體性。對于各個階段的教學又設計成三維目標,三個方面是相互滲透并融為一體的,各個階段更是相互聯系呈螺旋式上升。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必須充分注意到這點,在備課之前通讀所有語文教材,從而進行全面備課。
所謂整體備課,就是新學期開始時,教師在拿到新的教材以后應結合相應的語文課標、教材說明等對全冊教材進行及時有效的閱讀,從而準確認識相應學段的三維目標,明確學生能力發展的方向,整體了解全冊小學語文教材,這樣才能有效把握語文教材當中安排的教學內容和相應的訓練要點,從全局上進行把握,達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合理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及學生的時間活動。這項備課環節不用太細,但一定要做,以求利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效果。
二 認真鉆研語文教材,進行集體的單元備課
小學語文教材具有面廣量大的特點,因而備課有較高難度,尤其是不確定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更是挑戰了教師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做不好備課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同事的幫助,造成狹窄的思維空間,不能充分認識教材特點,更談不上準確把握。所以,必須打破傳統的個體備課形式,進行集體的備課,集中教師們的智慧,提高備課質量。通過集體備課能夠有效調動小學教師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拓寬其視野及思維空間,集中教師的力量及智慧,深化備課,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傳統的備課形式都是教師以課文為單位進行單篇備課,從而造成教師們不能有效了解各個單元及整本教材,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效果并不好。進行課改以后,語文教材采用的按照一定的專題進行單元編排,各個單元在知識角度及人文角度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這是相應的編輯人員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知識內在規律所進行編排的。各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導語、口語交際習作、課例、回顧拓展等板塊,這些部分相互聯系,形成了有機的整體,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善于抓住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進行單元備課和整組教學,從而保證教學效果。
三 細心品讀語文教材,通過感悟文本進行備課
語文教學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對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相應的大綱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應的文本,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必須先細讀語文教材,用心感悟相應文本。
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過程”。教師進行備課和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要想感動學生,就必須先感動自己,教師應同文本進行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于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第二,走進文本。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獲得的體驗要盡量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現有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只有通過品讀語文教材,感悟相應文本,經歷相應的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這種備課的歷程,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
四 深挖語文教材,充分整合備課資源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種大的語文觀。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語文教學必然從單一性走向綜合性,因此教師備課的時候絕對不能局限在教材當中,而要注意對教材進行深挖,充分整合資源進行備課。一方面,教師應充分挖掘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盡量多搜集同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從而有效補充學生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應有效挖掘教材同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收集任務,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后收集有關的信息,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五 結論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奠定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更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一個重要工具,因而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學質量。要想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充分做好備課工作,采取各種手段及方式進行備課,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光華.小學語文備課中應關注學生自主性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13)
[2]張立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有效備課[J].陜西教育(教學),2010(10)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