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課是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初中學生的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學成效低下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要想突破這一困境,教師必須要根據體育課堂的開放性特點、初中學生的生長發育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特點,科學、合理、高效地組織體育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生動、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接受體育教育,感受運動樂趣。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開展 學生 主體作用 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4-0158-01
一 注重情感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即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身心成長。可見情感是維護和協調師生關系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也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二 增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對學生進行輔導。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脫離學習目標時,應給予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問題癥結時,及時給予疏導。如果每一個教師都能擺正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真正地體現出現代教學以學生為本的積極的教育思想,成為學生的助手,教學工作的開展就會非常順利了。如在一節以發展速度為主要目標的體育課上,每一個學生由于各自的速度基礎不同、各人的運動能力不同,因此要真正地促使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速度,教師可以允許每個人采取不同的練習手段,如腿長的研究在步幅不變的基礎上適當地提高腳步的頻率,腿短的則在自己快速步頻的優勢下,努力提高腳步的幅度;跑得慢的可以發展腿部力量,跑得快的可以發展反應能力。有的學生提出希望通過球類活動來發展速度,也有人愿意利用跳繩來發展速度。在課程發展速度目標的約束下,每個學生都能采取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來達到目標,教師既可以起咨詢作用,又可以起輔導作用。在這樣的課上,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三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講究語言藝術,不但會增強學生對教學信息的吸收,而且會對難點知識起到緩沖軟化的作用。語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學們歡暢樂學;語言生動、簡練,會讓人生智開竅。所以教學語言應盡量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準確、親切、清晰、簡練、有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還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學生好奇心強,采用多種練習手段多樣化方法,可激發學生探索實踐的欲望,以此激起練習興趣。如水平進行前滾翻教學時,讓學生體會團身緊,可采用直觀的球與直棒的滾動演示、雙膝夾球滾、抱膝滾等方法激發運動興趣。
四 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增強學生參與信心
學生體質參差不齊,在體能上應區別對待,不能搞“一刀切”,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練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課標的標準中就要求培養和樹立學生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識,通過各種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樹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師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地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如立定跳遠時可根據學生初次跳遠的不同成績為下一組練習安排不同組,制定不同遠度的跳遠目標。在比賽和游戲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參與,均有獲勝機會。水平低的學生在簡單的問題解決后,再解決下一問題就像上樓梯一樣逐漸達到目的,在培養信心的同時激發了學生攻克難關。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教師也不會因學生一次次達不到而心急如焚。
五 真誠客觀評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體育教學中,在師生平等、親和、融洽的關系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激勵的語言讓學生不斷進取,以積極的姿態主動參與,在快樂中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跳高練習中,膽小或方法不當的學生因跳不過橫桿可能會造成心理障礙,這時教師就應及時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克服心理困難,用高熱情投入到學習中。當學生有一定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語言(如“完成得非常好”“再努力”“你一定能行”等)或小物品的獎勵,肯定學生成績,感受成功,從而樹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六 結束語
總之,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體育教師要善于總結,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把體育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用自己的智慧歸納總結,不斷地積累經驗,發現教學規律,了解學生,因時因勢地協調好各教學要素的關系,自然就能熟練地駕馭課堂的組織,形成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形式,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