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生物科學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傳統教學都是采用“粉筆”加“黑板”的教學工具,有些生物體內的復雜生理變化僅靠教師的語言表述,學生很難弄透徹,也使得生物課枯燥無味。多媒體技術把生動逼真的動畫圖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優美的聲音集于一體,動態、形象、直觀地展示了生物結構及各種復雜的生理變化,將學生帶進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達到了常規教學難以達到甚至不能取得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本人就教學實踐中多媒體的使用談一些體會。
一 用多媒體課件有利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情境常常是一堂課的起點,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的開始利用多媒體進行導入,可巧設導語暴露關鍵,給學生播下懸念的種子。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中,通過課件展示多利羊及其培育的全過程,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多利羊的性狀幾乎與提供細胞核的母本完全相同,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思考為什么?(因為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主要由什么組成?(DNA和蛋白質)DNA和蛋白質何者是遺傳物質?最好的實驗設計思路是什么?這樣,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導入探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多媒體課件在創設課堂教學的情境上,體現多樣性、形象性、趣味性,能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無意注意自然轉入有意注意,真正做到由“要我學”向“我要學”進而“我樂學”“我會學”逐步轉化,也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二 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舉足輕重的關鍵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心內容,是課堂結構的主要線索,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對于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都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學難點是難于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或較抽象或較復雜或較深奧。這些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在學習中遇到的認知障礙。
例如在“基因的表達”一節,關于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過程在課本上只看到靜止的圖片,學生很難將靜止的圖片想象成較好理解的動態圖像,如果讓學生通過書上的文字、插圖和教師的講解等方式來真正理解這些內容,顯然難度較大。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可學生仍然感覺云里霧里,糊里糊涂。本人采用Flash課件,向學生展示了轉錄和翻譯的動態過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轉錄時DNA作為模板的解旋,四種核糖核苷酸進入細胞核連接為單鏈RNA的過程,合成結束后RNA穿出核孔進入細胞質。這雖然是短短的一段動畫,卻勝過教師十幾分鐘的講述,學生原來不清楚的問題在動畫播放中也得到了解決。接著,在多媒體上顯示密碼子表,通過提問讓學生掌握密碼子表的查詢方法,在短時間內講解起始密碼、終止密碼。然后,再次播放動態的翻譯過程,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隨著核糖體的移動及轉移核糖核酸(tRNA)的搬運,肽鏈在逐漸延長,直到遇上終止密碼,肽鏈終止合成后從核糖體釋放。多媒體將復雜的課本敘述通過動感過程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見,采用多媒體技術表達教學內容,把細胞內復雜的生理過程模擬出來,可以使教學過程更直觀、更形象生動,使之成為“活”的教具,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三 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講解抽象概念
在中學生物學教材中,有許多概念比較抽象,運用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形象。例如,“生態系統”就是一個較難理解的概念。本人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這樣一些畫面:大到整個地球,小到一片森林,一塊草地,一個池塘,一條河流等,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每一區域內的生物群落與周圍環境結合在一起都可以成為一個生態系統。如此一來,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而且節約了教師講解概念的時間,又可使枯燥乏味的術語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把死教材變成活教材,充分發揮了直觀的潛化作用。
四 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實驗課的效率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實驗在生物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傳統實驗課教學中,通常是教師首先講解本次實驗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等。講授完畢,學生才開始進行分組實驗。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占用了大量課上時間進行講解,必然會使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時間大大減少,從而阻礙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的發展。生物實驗課一定要讓學生在實驗室親自動手操作,可以將教師操作的實驗錄制下來制成課件,學生動手操作前邊講解邊播放,這樣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定格、變速等手段清晰地展示操作細節,有助于學生觀察,為動手操作掃清障礙。學生通過實驗前的多媒體操作學習,或者實驗后觀察多媒體課件,加深對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準確性和連貫性的認識,從而大大提高其實驗技能。
五 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一堂復習課應當有一定的容量,能把知識前后貫通,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鏈和知識網。生物學的許多內容都是需要反復理解和記憶的。在單元復習課中,一單元的內容較多,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各章各節知識結構、知識點典型練習逐一呈現,逐一講述,大量節省板書時間,一節課時間可以復習幾個章節,加強了知識的連貫性,建構系統的認知體系,突出重點、難點,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比如,本人在高二會考復習教學中就使用多媒體課件解決了容量問題。通過多媒體把相關知識鏈(網)整體呈現,并且配合適當的習題,使學生能迅速在回憶知識的基礎上得到練習,鞏固復習的效果。不論在第一輪復習還是在第二輪復習中,多媒體課件都起到了提高容量,節省板書時間,綜合性強的作用。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引入學校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生物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多媒體的最大潛能,使學生主動地去“愛學習”,并且從中學到更多、更好、更豐富的知識。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