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習慣養成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作為剛剛涉及學生管理的教師應從細處創建班級良好氛圍,從遠處注重因勢利導,在實處明確良好習慣標準,從而與學生共同成長。
【關鍵詞】文明習慣 引導 養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4-0195-01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中職生在校期間正處于青春期,生理發展超前和心理發展滯后的矛盾使他們常常感到迷茫,逆反心理很嚴重,而盲目的逆反反而使他們的生活狀態更加糟糕,身上存在的許多不文明的習慣多數也是由此造成的。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的習慣任重道遠。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筆者有過思考、迷茫,但更多的是大膽地去做,去實踐。
一 創建良好的文化氛圍,工作做在細處
首先,要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學生的出勤率、到課率。筆者接手一個紀律比較松散、學風相對較差的班級后,首先對長期不來校的學生通過多方面聯系,重新聚集在班級。接著抓緊時間找學生談心,了解其曠課的真實原因。同時,積極建立健全班干部隊伍,發揮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對較差的在學生中有影響的“刺頭”學生不歧視、不挖苦,投入真情,真誠地與他們談心,指出缺點,對其所表現出的進步傾向給予鼓勵,讓其現身說法帶動一部分學生上進。
其次,切實開展好班級工作和課外業余活動。筆者邀請專業教師開展專業教育活動和職業生涯規劃主題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深入觀察學習,為專業學習深化影響。積極引導學生干部策劃舉行各種文藝聯歡晚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安排,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班干部隊伍素質提高了,班級整體印象也變好了,受到了領導、同行教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最后,建立和完善班級管理考核長期制度。班級長期有效管理得益于健全的班級管理考核制度,因此考核制度應注重學生對榮譽的關注性,而不能以懲罰為目的。班級考核管理制度以學習及日常行為規范為考核范圍,以加分為導向,由學生干部參與考核,班主任和部分學生監督考核的規范性、公平性。實施以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干部的積極參與性,廣大學生積極參與榮譽的競爭,班風得到了明顯改善。
二 注重因勢利導,工作看在遠處
首先,樹立好模范作用,科學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經常會用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一切,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耳濡目染的作用,采用恰當的教育方法,表揚學生時要實實在在,批評學生時要小切口慢慢勸解,切忌一味地批評、指責。此外,還要放手讓他們去干,用贊賞的目光去肯定學生們活動中的積極因素,逐步對他們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遇到學生的態度不端正,曠課、逃課時,筆者經常深入班級找學生談心,讓他感覺到有老師在時刻監督他,但不可過分干涉他的自由空間。在必要的時候,根據學校規章制度對一些不太守紀律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處罰。
其次,因勢利導,不輕易錯過任何一個機會來教育學生。在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過程中要多鼓勵。哪怕只是一次積極的打掃衛生,都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形成良好的習慣。消極的制裁不會產生多大的效果,有時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感,所以要積極鼓勵。比如,班級的某位同學上學期是走讀生,這學期主動要求轉為住校生,學習和行為習慣與上學期相比大為改變。筆者抓住時機,在全班表揚了他,給許多同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三 明確良好習慣標準,工作落到實處
1.生活習慣
一是勤儉樸素,愛惜糧食,節約水電,不亂花錢。二是講究衛生,勤洗頭、洗澡,飯前、便后要洗手。
2.文明禮儀習慣
一是尊敬父母。在日常教育中,經常引導學生要從尊敬父母開始,以認真學習和遵守校紀校規作為尊敬父母的回報。二是尊敬師長,見到長輩、教師主動打招呼,背后不直呼教師名字,與教師談話主動立正站好,不頂撞辱罵教師。三是團結同學,互相謙讓,妨礙到別人時要主動說對不起,不用污言穢語,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拉幫結派,不打架、不罵人。四是不吸煙喝酒,不沉迷網絡游戲,不參與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
3.安全習慣
一是進行各種活動時,服從計劃,聽從教師安排,不擅自行動。二是妥善保管好物品,嚴防丟失。未經他人同意,不拿、用別人的東西。不偷竊、敲詐別的學生,不向其他學生索要錢物。三是不用濕手、濕布觸摸擦拭帶電用電器,不私裝電器,不在宿舍內使用違章電器。四是不準攜帶管制刀具等器械進入校園,不打架滋事,更不能與校外人員勾結泄私憤報復。五是不攀爬教學樓內欄桿、學校校門圍墻及其他建筑物。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險的游戲。
巴甫洛夫說過:“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一種連鎖條件反射系統。”可見養成良好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不能間斷,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習慣在慣性中逐步養成。看到學生健康成長,看到學生的每一個進步,盡管付出了筆者大量的心血,但內心的喜悅也是不言而喻的,我看到了不少成功的點點滴滴,我愿與學生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隋新云.培養幼兒常規習慣的初探[J].內江科技,2009(2)
[2]楊小蘭.淺談德育課教學中中職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途徑[J].西部科教論壇,2009(8)
[3]陳聰.班主任開展“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資訊,2007(2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