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其生命在于教師的不斷創新。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關愛;信任
一、要熱愛班主任這份工作
班主任對學生來說,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是學生在書本中永遠無法找到的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班主任要用老師的人格魅力和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一個好的班主任,會像春雨一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言一行,甚至影響學生的未來或一生。因此,優秀的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任課教師,還要做學生思想的啟迪者、生活的導師和人生的領路人。
二、班主任要親近學生,關愛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家庭狀況良好的學生,首先,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其次,幫助他們分析形勢和明確學習任務,能夠積極主動、自覺自愿、長期持久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對家庭困難的學生,首先,要讓他們樹立自信心,不自卑,相信自己,通過自己堅忍不拔的努力,一定能改變目前的現狀,創造精彩人生。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身心、交友、家庭變故等,使他們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總之,要對每位學生尊重和信任、關懷與愛護、同情和理解。
三、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學生
班主任要相信學生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贊同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老師應鼓勵、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分析事理、明辨是非,讓他們自己找到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其實,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出色,班主任管得太寬、太多不僅壓抑了學生的能力,削弱了學生的責任心,有時也會因此造成老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緊張,特別是當學生進入“反叛期”以后,大包大攬式的管理,最終很可能導致恨與害。作為班主任,一方面,我們要盡量多教學生一些生活和做人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同時,也應該大膽地信任學生,給他們為自己做事、做主的機會。班級里的很多事情,我都大膽地交給班干部和學生去做,結果他們都做得很好。
四、班主任要有德育工作技巧和開展班級工作的多種技能
作為一位班主任,只有“愛心”“耐心”“細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高超的德育工作技巧和駕馭班級管理的多種技能。既要在“面”上抓班級班風學貌,又要在“點”上細致深入地管好個別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面。既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又要不忘揭一揭過去的傷疤……在思想上對學生要常開導,激發其上進心;生活上把學生的冷暖悲歡時刻放在心上,多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使其努力學習。這就要求班主任對學生的一言一行要盡收眼底,一舉一動盡裝心中,善于見微知著,洞察秋毫。只有這樣,工作才能有實效性,才能得到實質性進展。
五、培養學生的高效率、高質量意識
如何做到這點呢?我的做法是扎實地落實“教學相長”。即經常教育學生對老師所講知識要真正用心去聽,努力去消化。如果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老師的思路非常專注地聽講,一會兒眉頭緊鎖,一會兒眉開眼笑時,老師就會越講越有勁,越講越精神,上完課后心里會特別的舒心,還有余興未盡、非常愉快的感覺,這樣,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實現教與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六、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業余愛好
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使他們除了搞好文化課,也可以向其他方向發展。例如,學生如果在音樂、體育、美術方面有愛好,就可以與他講明這是一條很好的發展方向,即使是父母不理解,甚至反對,也要多做思想工作,爭取得到其父母的支持。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解決以后出路問題的一條很好的途徑。
七、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交朋友,加強家校聯系
班主任要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班級工作單靠學校、班主任是無法做好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孩子行為的認知比較具體、深刻。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態度、學習質量和健康狀況等在很大程度上與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對學生教育起主導作用的學校教育又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加之現代家庭教育正在發生著某些特殊的變化,家長往往對孩子的學習特別重視,而對孩子的思想、勞動、健康等方面比較忽視。因此,班主任要多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父母的期望,要尊重家長,禮貌待人,和家長平等交流,真誠溝通,讓家長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準確的定位和發展空間,“當好孩子的引路人,為孩子掌好心靈之舵”,從而有效地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知道班主任常和家長接觸,對其也是一種無形的鼓勵,有利于班級管理。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社會在變,教育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教育基礎改革的今天,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班主任,還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就在于不斷創新。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