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一個集體,教師和學生都是班級的成員。由于年齡、心理及經驗的缺乏,學生的心智尚需要班主任及各科教師聯合調整。要想有效地管理一個班集體,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優勢得到彰顯,缺點和劣勢得到合理的糾正,將每個學生打造成班集體的榜樣,不僅需要教師強有力的管理,更需要教師“愛”的點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不時地滲透愛心教育,多與學生溝通。“愛”的教育能引導學生不斷地自我評價,自我改善,從而使學風、班風更健康。
“愛”首先需要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平等和民主是“愛心”教育的基礎。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愛心”的教育和指導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師生及生生之間的友愛、尊重及民主的關系,能從根本上改善師生和生生的關系,有利于情感的增進和關系的和諧。只有師生和生生之間關系不斷地自我完善,才能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才能相互鼓勵,才能促進教與學的更加和諧。學生和教師能自由地、大膽地進行溝通,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存在的困難和不足,給予學生生活和學習最大的幫助,從而解決學生的困難,促進班集體的學風和班風健康地發展。
學生的教育和生活都需要教師“愛心”的滋養。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加強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高品質、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新的知識,還要將自己的愛心滲透在教學內容中,潛移默化地規范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促進和鼓勵學生良好品質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團結,加強班集體的團結意識。在生活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行為細節,積極地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素質,還使班集體更加和諧。
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表率。學生的心智發育不完善,但是學生的適應性很強,可塑性極強,教師要用無私奉獻和高度負責的精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學生的朋友,給學生慈母般的關愛,搭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橋梁。贏得學生的肯定和信任,遇到問題,學生才能和教師自由地交流,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才能使學生健康地發展。
管理班級,班主任光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班主任與各科教師的合作,需要教師之間的溝通,這樣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才能和各科教師共同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同時,教師要組建一支團結合作的班干部隊伍,注意教師和班干部之間、班干部和班干部之間的合作,深入了解班級的具體情況,嚴格要求班干部,定期召集班干部匯報工作,認識不足,共同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創建積極向上的領導核心,從而打造良好的班集體。
愛心教育能夠感動學生,打動學生,能夠使學生在關愛中健康地成長,能夠使學生的行為和道德品質更加規范,能為創建更加和諧健康的學風和班風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礎。因此,管理班集體,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一定要充滿愛心。
(作者單位 山東省招遠市辛莊鎮辛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