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學校是一艘遠航的船,那么每一個班級就是使這艘船開動的大槳。班級管理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之舟的安危存亡,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多種多樣,或因時而異,或因地而變,或因教育對象的不同而區別施法。要想使班主任工作獲得成功,要想創建一個良好和諧的班集體,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班主任必須過態度、習慣、方法這三關。
一、態度關
積極端正的態度,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
態度決定一切,無論什么事,班主任首先必須做到態度要端正、積極,這樣才能感染學生,讓學生在你的端正積極的態度之下去服從你的管理。
態度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如,打掃衛生。如果班主任能端正態度去重視,最好是能帶頭出來做,哪怕只有一次或短短的幾分鐘,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他們會在心底佩服你并在你的指引下去完成這項工作。
我剛參加工作時就帶了一個初中畢業班,學生表現得很拖沓,對什么事都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特別是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班主任,頗有一副“我是準畢業生我怕誰”的架勢。衛生、紀律差,遲到、曠課更是家常便飯。面對這種情況,我的心里非常著急,但是我沒有急于去改變什么,更沒有急于在學生面前樹立什么威嚴,而是采取一個很低調的方式與他們見面。其實我當時心里又何嘗不急,但當時面臨那個班級的情況,絕對不適合大規模地開展“整風運動”。這期間我找了很多學生談話,把我積極的態度和帶好他們的決心滲透給他們,這樣做有一定成效,幾個學生特別是學生干部在自律的基礎上開始自覺地擔當起管理者的角色,而我依舊是老樣子,表現得很“面”。
大約過了半個月,“機會”來了,一天下午學校要求大掃除,衛生委員例行公事安排了任務,但當我進班檢查時,發現學生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沒人打掃。說實話,我當時真得要發作了,但我還是強忍下來,我知道發脾氣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這次我發脾氣學生去打掃了,下次還是一樣沒人主動去做,我總不能每次都靠發脾氣來讓學生打掃衛生吧?這時,我什么也沒說,拿起掃把和墩布就去衛生區打掃。看我去了衛生區,幾個班干部也跟了出來,陸陸續續又出來了幾個學生……就這樣完成了當天的大掃除任務,但是大多數學生是走馬觀花地掃了掃,打掃的標準可想而知。但是我的心里還是比較高興的,畢竟邁開了他們自發配合我的第一步。
第二天,學校要求提高標準再打掃一次,我“故技重施”,又帶頭到了衛生區,這天參加的人比前一天多了很多。我看時機成熟了,就開始提要求、講方法,帶領學生高標準地完成了大掃除任務。此后的幾天,日常清掃我堅持與學生一起打掃,直到所有的學生都能自覺地打掃衛生區。我利用班級得到流動紅旗的時機給學生講明了集體的榮譽和團結的力量,學生漸漸地端正了態度。
這件事更加充分地證明,班主任對待工作的態度能影響學生,班主任如果能身體力行地去帶頭做,學生的心里還是有一筆賬的,他們一旦明白,就會對你和他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二、習慣關
人的后半生幸福靠前半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作為班主任,光有端正的態度還不夠,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90后”,想要管好這一代人,老師更要多費心。
“90后”張揚膽大,自尊心強,自信但較為脆弱,富有理想但過于懶惰,不甘平凡但習慣破罐破摔,他們要求平等但又難于自律。所以,好習慣的養成對于他們而言便顯得更為重要。要想讓他們養成好習慣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要給學生做表率,這樣,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腰桿兒才能更直、更硬,學生往往也喜歡拿我們與他們作比較。
問題的關鍵是班主任要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去,要敢于和學生比較。我有個實例與大家分享,是處理班級男生吸煙問題的。
學生吸煙的現象很多,廁所、校門外、大街上隨處可見。我不究其原因,單講制止方法。我首先采取了講道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吸煙的危害。這些道理其實學生又何嘗不知,但是必須作為鋪墊去講。我本人也吸煙,學生自然就會想:“吸煙這不好那不好,你怎么還吸?”猜到了他們的想法,我便說:“就從我開始戒煙。”學生感到很稀奇,而且根本不相信我能戒煙。我接著說:“我煙齡長,煙癮大,戒起來比你們困難,如果我能不讓你們看見我吸煙,那么能不能也不讓我看見你們吸煙?”學生自然而然就鉆進了我的“圈套”,順著我的想法,欣然答應了我的要求。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經常在他們吸煙的時間出現在他們吸煙的地點,收獲還真不小,短短幾天就抓住了我們班的好幾個學生吸煙。此時的教育才真正開始,我把學生帶到辦公室就問:“你看見我吸煙了嗎?”他們說沒有。然后我又問:“那我看見你吸煙了嗎?”他們說“看見了”。這樣,我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懲罰他們了,因為有言在先,學生自然接受。此后,他們再吸煙的時候就有所顧忌,加上我平時勤查常轉,再加上家長的配合,很快就控制了學生的吸煙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做表率,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把看起來很棘手的問題很快地解決掉了。
三、方法關
方法是通往成功的有效捷徑。
俗話說:“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現在的班主任如同與學生在“斗智斗勇”。與學生“斗爭”過程中的這個“規”,我認為就是方法。
方法因人而異,但是總的章程就是班主任要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以學生的思維去考慮問題。談到這里,我再講一個實例。我們班第一名的學生程渤超,據老師和學生反映,在我接受這個班級之前,他總是請假,耽誤了不少課,我接手之后他也借各種理由請了幾次假。在一次程渤超請假之后,我就給他家里打了電話,發現他根本不在家,于是我就產生了家訪的想法。
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到了程渤超家,通過家訪我才知道,程渤超的父親剛剛去世不久,家里母親又有病在身,家里家外就靠一個年長他幾歲的哥哥打理照應,確實沒有人監護他。程渤超迷戀網絡游戲,近期請假都是去了網吧。針對這種情況,我動員與他關系好的幾個學生勸他來學校住,這樣,既保證了他的學習時間,又能嘗試幫助他戒掉網癮。私下里我和學生談心的時候了解到了他經常玩的幾種網絡游戲,后來我發現程渤超請假的時間恰恰和他玩的幾款網絡游戲做任務的時間相符。住校后他也請過假,還是與游戲的任務時間相符,但是我沒揭穿他,而是勸導他留在了學校,目前,程渤超的狀態基本穩定。這件事之后,我就養成了家訪的習慣,去年,我剛接到我班新生的名單和聯系方式就開始了家訪,開學之前,我已經到每個孩子家里走了一遍,開學之后,班級的各項工作都比其他班級要好。
方法不止這一個、兩個,要靠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摸索。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在各位領導的關心和同事的幫助下,成長進步得速度很快,幅度較大。另外,在工作上,我也得到了各位科任老師的支持和幫助,我會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集思廣益,繼續努力。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