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中學生一提起寫作課就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但老師下達了任務,又不得不完成,所以,很多學生或者抄,或者東拼西湊,絞盡腦汁寫完的作文要么沒有真情實感,要么內容空洞,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環境問題
從初一開始農村孩子就要全部住校,相對來說,孩子們所處的環境比較封閉,農村的教學資源相對城市來說又比較貧乏,比如,缺乏師資、互聯網教學資源庫和教學科研成果,課程設置不夠全面,校外實驗基地不健全等。學生從早上六點醒來到晚上十點休息,基本遵循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語數外、政史地輪番上陣,對學生狂轟濫炸,再加上中考這個神圣的指揮棒,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學生的作文立意深刻、內容豐富,似乎太難為孩子們了。
二、教師問題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而發展和進步卻導致了個別教師對物質世界的極大仰慕。他們忽視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因而,在教學上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今年山西省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培訓中,呂丹老師所授的作文教學案例《這就是我》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呂老師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講課時做到了胸有成竹,點石成金。她的作文指導優點是:(1)明確角度,突出優缺點;(2)語言生動,展示具體事例;(3)寫法恰當,謙虛加積極。從她的這節課,我們能看出呂老師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學生認真負責,對事業執著追求。如果我們所有的教師都像她一樣,滿懷對工作的熱忱,認真地對待每一節作文課,學生的作文水平怎能不提高呢?
三、學生問題
上面我們談了環境問題和教師問題,但我們的學生也要對作文的成敗負一定的責任。有人隨機調查了某地221名學生,其中71%的作文題材是動物死亡或丟失,但這些學生中,近半數從未養過寵物,所以說,他們作文中的淚水都是假的。是啊,我們的學生似乎生活在真空里,缺乏對社會的關注,對生活的觀察,對人生的思考。寫媽媽就是半夜背我去醫院,深一腳淺一腳,寫同學友誼就是我們鬧別扭,完了又和好,寫好人好事就是幫老大爺推車。我們能不能寫寫自己及自己的周圍環境呢?李衛東老師在遠程教育專題講座中指出,要回歸“真實的寫作”,呼吁寫作與生活世界的真實關聯。雖然,我們是農村學生,但我們也有真實的生活。近年來,農村生活環境的改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民的憨厚勤勞、農村孩子的聰慧質樸,都能豐富我們的寫作內容。關鍵是我們有沒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沒有一顆真誠交流的心。
當然,寫作水平的提高,關乎很多的因素,例如,家庭、社會為學生提供了哪些資源,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閱讀質量如何等等,只要我們從各個方面共同努力,農村孩子一樣可以寫出打動自己并打動別人的文章。
(作者單位 山西省曲沃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