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倡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從語言文化的角度發展學生英語閱讀的思維,通過放飛學生語言應用的翅膀而習得語言,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言文化;語言應用;閱讀能力
人類社會已進入終身學習的階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愛學習,教學生會學習,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語言應用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世紀新型人才的需要,更是中學英語教師擔負的責任。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和高考考查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內容。從閱讀過程來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是僅包括英語語言知識因素學習的過程,它更是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評價判斷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從閱讀與文化影響的關系來看,閱讀,是一種深切的對話和凝視,與高貴靈魂的對話,是對歷史和文化先哲的凝視,一個人通過經典文化的閱讀,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來,可以使自己的靈魂優雅、高貴起來。
一、利用課文中的閱讀文章培養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梳理故事情節的能力
在學習一篇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Fast reading),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從開頭(the beginning)、發展(the developing)、高潮(the turning point)、結尾(the surprising ending)來關注文章中事件的進展,從而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其次,通過進一步閱讀(Furthering reading)學習文章的深層含義,通過深層次思考(Furthering thinking)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體會作者賦予文章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從深層去理解和把握語言,減輕機械記憶的負擔,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這大大有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通過對文章情節的分析,了解文章寫作特點,學習文章寫作風格和遣詞造句,為最終由“閱讀”到“寫作”打下基礎。
二、在閱讀教學中引入話題單位,給學生提供訓練語言和表達觀點的機會
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結合文章的大意和結構采用總結關鍵詞的方法,訓練學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即讓學生讀完文章的一段或一部分,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這一段或這部分的大意,然后把這個關鍵詞寫在黑板上。等這篇文章讀完之后,教師再把這些關鍵詞修飾一下配上適當的連詞,讓學生結合文章的大意和結構對文章進行復述,在復述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英語句子的表達盡量用上文章中的優美句子,努力讓學生使用正確和地道的英語句子,并且允許學生以此小的話題單位進行適當發揮。這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和對文章宏觀分析的能力,這種宏觀思維的訓練對高考學生而言極為有利。
例如,在牛津英語教材(Senior English Book Advance with English.Yilin -Educational Press) Module 3 Unit 1 Reading,Fog 這篇閱讀文章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按照主人公Polly回家的路線找出有關路線的關鍵地點詞語,outside Polly’s working place→at the bus stop on the street→in the Underground train→at Green Park station→in Park Street→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at 86 King Street. 然后讓學生開始假設自己是主人公Polly再按照自己在霧天行進的路線以“Yesterday I left work earlier than usual. First, I...”為開頭,根據有關路線的關鍵地點詞語,outside Polly’s working place→at the bus stop on the street→in the Underground train→at Green Park station→in Park Street→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at 86 King Street.對文章內容敘述,以此為學生提供機會,訓練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課外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培養學生厚積薄發的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靠課內閱讀文章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訓練,以便逐漸使學生掌握獨立閱讀英語文章的基本技巧。另外,所選讀物內容廣泛、新穎,體裁和題材多種多樣,學生在發展閱讀能力的同時,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存在不良的閱讀習慣,如,字句分析、咬文嚼字、“回視”率高,這不但影響讀的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個句子、段落、全文的意義。其次,教給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碰上我們不熟悉的詞匯,這很正常,告訴學生不要驚慌,要根據上下文的含義猜測生詞的含義,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過一定線索或可根據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等同關系、因果關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再次,通過閱讀不斷積累詞匯和句型的數量。高中課改后,學生對英語詞匯量的要求大幅增加,涉及的知識面也將拓寬,高中新課標對學生應掌握的詞匯量,由以前的約3000個增加至4000~5000個。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閱讀學習中多接觸感悟這些常用詞匯,積累生疏詞匯,不斷強化重點詞匯,以使自己的詞匯量達到一定的水平,進而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高考閱讀文章的任務。在平時學生課外閱讀中,每天布置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1~2篇150個詞左右、難度適中的閱讀短文(題型設置可為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或任務型閱讀),然后再把短文中重點的詞匯或好的句型整理在專門的本子上,不斷積累,定期復習記憶,這樣不僅積累了詞匯量,還為自己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幫助。
英語學習需要在不斷地練習中才能有所提高。我們只有在平時應用語言的過程中去練習使用它,才能真正掌握它。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放飛學生語言應用的翅膀,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