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課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常規工作,對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新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等原因,在如何評課上還需加強學習和實踐,把握評課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使自己在評課中得到進步和快速成長。
關鍵詞:教學常規;評課新教師;方法
國家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逾十年,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已經頒布執行,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要執行好,必須落實于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進一步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廣大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立足課堂,加強學習實踐,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和實施課程的能力。
近些年,為了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黨和政府尤其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特崗教師計劃、錄用非師范畢業生等渠道充實了教師隊伍。這些新教師,由于專業基礎、好學程度、個人悟性、學校管理等主客觀因素,教學常規工作完成的情況有所差別。許多學校和部門針對這一實際開展了新教師培訓,把加強教學常規工作作為培訓的重中之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確,一位教育戰線上的新兵,做好每一項教學常規工作是漫漫課改征程的起點,要服從安排,踏實認真,更要加強學習,積極實踐。在常規教學工作中,評課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新教師具有重要意義,新教師在評課中,會受到積極的啟迪和帶動,轉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那么新教師如何進行評課呢?
一、了解評課及評課的誤區
評課,即教學評議,是教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一節課堂教學的得失進行透徹分析和綜合評估的過程。通過評課,可以幫助聽者與教者雙方認真分析這節課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提出意見,克服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新教師由于教學理論不夠深厚,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往往抱著謙虛的學習態度,在評課中重聽輕評,參與程度不深,有不善學者,敷衍了事。又由于對如何評課不得法,使評課要么過于簡單膚淺,要么面面俱到,達不到評課的要求。
二、把握評課的原則
每一次評課的目的、內容、重點和標準會有所區別,必須把握一些基本原則。對新教師來說,要從研討的角度出發,重在肯定和激勵,以虛心的態度善意提出建議或希望。要尊重教者,尊重差異,因人施評。評課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看到長處的基礎上,一分為二進行評析。評課時觀點要鮮明,有理有據,圍繞一兩個中心,結合教學的主要特色,提出總體看法和對某些教學環節或細節的評析,切忌面面俱到,也不泛泛而談。評課時還要結合新課程理念,充分肯定教者的創新和嘗試。
三、做足評課準備
對于初出茅廬的新教師來說,評課前還得做足充分的準備。聽課前先認真閱讀教材,熟悉課標要求,對本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等心中有數。要了解教者和學生的基本情況,使聽課更有針對性。聽課時,邊聽邊思,做好筆記,盡可能地如實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及時把對某一教學環節的感受記錄在對應地方,為評課準備好第一手材料。評課前,先對所聽的課進行較全面的回顧,查閱教材,翻看筆記,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擬出評課的提綱,包括本節課的主要特點、優點或不足、問題及建議等,再通過書面評、交流評的形式與教者交流。
四、了解評課內容,掌握評課方法
評價一節課的內容可以涉及許多方面,新教師要評好課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評教學目標
正確制訂教學目標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是否以課標為指導確定三維目標,目標是否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難易適度。從目標達成情況要分析每一教學環節是不是明確地體現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是否緊扣目標,并為實現目標服務。
2.評教材處理和教學思路設計
評課時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尤其在聽課中要觀察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是否通過一些適宜的手段和方法使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如何實現的。聽課時要跟隨教學進程,理清教師的教學思路,看教學思路是否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設計,重點觀察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是否清晰獨創,實際運作效果如何,包含教學方法編排、銜接過渡、詳略安排、講練組合等。
3.評課堂結構
課堂結構也就是教學環節或教學步驟,是評課的重要內容。在評課堂結構時側重分析教學過程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是否表現嚴謹高效、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通過計算師生活動時間判斷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有無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現象,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4.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聽課時既要觀察教師是否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又要斟酌教師在教學方法多樣性、靈活性上下的功夫。評析教學方法時,可以從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主體作用的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等著手,也要注重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既不能忽視常規教學方法的實效,又要看創新和突破。
5.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評課還要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功影響教學效果。一般可以從教師的板書、教態、操作能力甚至應變能力去評價。例如,板書設計要科學合理,精練扣題、工整藝術;教師的教態莊重樂觀、舉止從容、熱情自然、感染力、親和力強;教師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清楚、精當簡練、語調高低適宜、快慢適度、富于變化、生動形象有啟發性;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實驗操作是否熟練;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是否機智等。
6.評教學效果
定位一堂課的重要依據是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評價課堂效果:一是三維目標達成度高,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二是教學效率高,有效利用各種教學活動,40分鐘之內完成教學目標;三是課堂氣氛和諧,寓學于樂,學生主體地位突出,積極性高。
學會評課只是手段,促進成長才是目的。新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困惑,甚至迷茫。我們要堅定課程改革的信心,用年輕的心和勇氣用心做好每一項常規教學工作,把學會評課作為提高自己教學本領的一本秘籍,勤加修煉,為通向教育美好的明天披荊斬棘。
(作者單位 貴州省安順市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