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改中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以下試從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堂實踐性出發,闡述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從而初步探討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可行辦法,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合作學習;合作互助小組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70%以上的時間在機房上課,而在上機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遇到不一樣的問題,在剛開始操作的時候學生的問題就會更多,這個時候往往是課堂紀律最不好的時候,作為教師也忙不過來,很容易就挫傷得不到及時輔導的學生的積極性。而初中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正處在從童年向青年的過渡時期。思維器官的成長,心理的發展,讓他們有了很大的可塑性。從教育教學的角度看,主要表現為自立意識增強,思維趨向科學。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我嘗試著引入了合作學習,調動一部分同學輔導其他同學。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率先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的產生除了美國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國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出現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長期以來,我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以競爭性學習為主,合作學習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交往互動,形成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最常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
在這種背景下,我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到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并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下面就針對實踐的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建立合作互助小組
建立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小組的人數在3~6人之間,組內學生要有一定的差異性,組內成員可以隨時調整。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和他人合作的機會,保證班級同學的同步發展。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個組長,組長采取輪換制,每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一次上機課我選擇的組長一般是班委,希望能夠起到表率作用能夠在今后讓每一個人都能更好地發揮組長的作用,行使自己的職責。另外,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給自己所在小組取名字。名字的確立,是小組共同完成的第一個合作任務。
二、具體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
我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過程:明確學習任務—合作探究—交流學習—反饋結果。
1.明確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之前,讓學生明確學習、練習的內容和需要達到的目標。
2.合作探究。確立學習任務之后,小組要通過明確學習目標,明確主攻方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組員特點,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引導。
3.交流學習。小組成員通過探究,闡述各自的觀點,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集體研究,再在全班匯報自己小組的交流成果。對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請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4.反饋結果。通過小組間的交流探討,教師指導學生逐步統一認識,得出結論,并對各小組和組內成員的表現給予評價。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合作意識
每一次上課,我將例行的課前“起立”改為,我和學生一起自我鼓勵,“棒!棒!我真棒!”同時配有相應節奏的擊掌。后來有一個班的學生主動又在后面加了一節。這樣每一次上課連我自身都覺得很有活力。慢慢養成習慣,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做得好的小組。
四、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課堂中,學習小組中扮演參與者、協調者、設計者的角色。即示范操作后,一邊巡視輔導,一邊注意觀察各個小組中哪些同學能順利完成操作任務。然后,運用網絡教室的廣播功能展示他們的作品,予以表揚,并宣布由他們作為每個小組的“輔導小老師”,一般一個人或者兩個人負責一個小組。最后宣布哪幾個小組完成的效果最好,成為本堂課的優秀合作小組。
1.在課堂中成立了學習小組之后,我發現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1)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使教師能夠有重點地輔導一些同學,發現重點問題,分層次地教學;(2)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使人人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指導,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之間的輔導更容易交流,更有特點。如,不好意思問老師的學生可以問同學;(3)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友誼;(4)鍛煉了每一個學生在小組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當了課堂的主體,每個人都充當一個角色,同時加強了集體觀念;(5)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鍛煉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很多學生都在努力當“輔導小老師”。家里有計算機的學生還主動要求提前拿到任務,通過課外資料的參照完成任務;(6)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體驗和感悟。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
2.當然除了以上優點之外,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與困惑:(1)在班級里開展合作學習小組對于一個課堂經驗不豐富的青年教師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小組引導得不恰當很容易產生課堂紀律的混亂,對于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挑戰;(2)如何使小組中所有的成員都積極參與活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課堂準備不足很有可能會為他們之間的閑談創造條件;(3)學習合作小組成立之后,整體的教學進度就不那么容易掌握了。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在課堂中多留心,小組活動的形式盡量多樣化,遇到問題多想辦法,一定會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鍛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比較適用于信息技術課堂,也符合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也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葉金霞.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01.
[2]陳旭遠.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6.
[3]張義兵.信息技術教師素養:結構與形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4]何雅麗.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初探.中國電化教育,2002-03.
[5]烏美娜.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七十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