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課堂”?實施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會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實惠呢?在此,我略作探究。
一、什么是“有效”課堂
有效課堂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具體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準。這一點也正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教學主體這一教育理念。而并非是看教師在這堂課中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或教得認不認真、辛不辛苦。如果學生不想學或沒有收獲,即使老師講得再精彩,也是低級教學或無效教學。
二、“有效”課堂哪里得“實惠”
實施“有效”課堂是否就是想盡任何辦法使學生“會”呢?當然還是要講方法講策略的。所以“有效”課堂一定要以素質教育理論為基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進而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所取得的收益,即“有效”課堂的實效性。那么“有效”課堂哪里得“實惠”呢?
1.“讀”得“實惠”
語文課堂上的“讀”,多數教師都做得到。但大多重視讀的形式,卻輕視讀的內容。那么,怎么重視“讀”的內容呢?那就是:讀什么?怎么讀?什么時間讀?
讀什么?“讀課本,讀作文書啊!”許多教師都會這樣回答。有的還會說:“課本還讀不好呢,別的更別提了。”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拓展性的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就農村的語文教學而言,課外閱讀資料缺乏是阻礙學生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問題。如,學校讀書室的書籍陳舊,在村鎮的周圍沒有圖書館等。這對學生搜集資料、借閱書籍都有阻礙作用。所以,農村教師更應注重此問題。為此,我總是訂閱一些報紙、雜志來充實學生的閱讀課堂。再者,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不一,所以也不宜統一閱讀要求。讀什么書,首先還是以學生自己的興趣為主。讓他們先從讀書的內容上激發讀書的欲望。除此之外,我還讓學生把自己的讀物帶到學校,讓他們之間交換閱讀。這樣一來,既有了書讀,又拓展了范圍,可謂一舉兩得。
怎么讀?書有了,如何使得學生讀出內容來呢?(1)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2)為學生提供的讀物要廣泛,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喜好要求。(3)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什么時間“讀”?課外讀物就是要課外時間讀,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養成全體學生愛讀書的習慣,教師就要利用一定的課堂時間來引導學生。課上安排什么時間呢?如果是寄宿制學校可安排在晚自習進行,除此之外,像早自習、課外活動課等均可。
2.“寫”得“實惠”
過度地強調課堂的活躍性和學生的參與性,使現在的語文課堂只注重學生的“聽”“說”“讀”,而往往忽略了“寫”這一環節。導致學生錯字連篇,作文基礎差不成文,字跡凌亂等現象極為嚴重。想要改觀這種現象,就要從課堂入手從動筆落手。
(1)動筆寫字。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的識字量都有明確的規定。而現在的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實在太忽視這一點了。(2)開設練字課。學生作業寫得亂,像蜘蛛爬一樣。這可能是老師司空見慣的一件事,這里有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就要專門設置習字課。如,毛筆字課、硬筆書法課等,可先臨摹、仿字、練字,這都能規整學生的字跡。練什么內容對學生也非常重要。
3.“用”得“實惠”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即“學以致用”。為了實現“用”,我將語文課堂所學延續到了課外,就是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以鞏固課堂所學。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新穎易行的活動,這些活動便于教師組織,學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三、實施“有效”課堂應注意的問題
1.拂去現行語文課堂中的浮華現象
何為語文課堂上的浮華現象?以素質教育為理念的各種形式的公開課、大獎賽,使得一些不該出現的問題影響到了語文課堂。
2.注意加強學生的管理
加強學生管理會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這和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是不同的。(1)加強學生管理有利于課堂教學。(2)加強學生管理有利于教師布控學生。
“有效”課堂所提到的這些問題并非是與素質教育理念相背的,只是針對現行課堂教學中的幾點疏漏而言。恰恰相反的是“有效”課堂的實施必須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作者單位 河南省安陽市第二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