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探索和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學生從題海戰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培養語感和興趣,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一、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被稱為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原動力。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呢?首先,要選擇有趣的題材。在課堂上穿插一兩個英文小笑話,讓學生自己從中感悟到英語文化的魅力,從而培養幽默感。其次,設置懸念,激活求知欲。為了激活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把他們引入閱讀情境中,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欲望。當然,問題的設計要兼顧優生和差生,在教學方式上,可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從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索。再次,閱讀材料難度要適中,要讓學生跳起來就能摘到桃子。太簡單達不到訓練的效果,太難會讓學生無從下手,從而喪失信心。
二、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給學生方法技巧至關重要。如果學生能夠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那么就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瀏覽。瀏覽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搜尋信息,當對文章理解程度要求不是很高時,我們可采用這種閱讀方式。就像看報紙,只需知其大概就行了。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查閱。在平時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定位式閱讀技巧。這樣學生在不閱讀全文的前提下,就能鎖定自己需要的文字信息,既快速又準確。再次,要讓學生學會猜測詞義。陌生詞匯是學生閱讀過程中一個很大的攔路虎,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碰到生詞不驚慌的習慣。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利用構詞法和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方法,要讓學生知道只要抓住了一個語段的主要思想,其細枝末節就可以大膽放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成功是一種習慣。閱讀習慣直接關系著閱讀效率的高低和解題的正確程度。首先,要培養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做閱讀練習時順手把原文中與問題有關的語句畫出來,以便在答題時迅速鎖定原文內容,三年堅持下來,效果還是顯著的。其次,要讓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大家都知道,默讀要比朗讀快得多,可是大多數初中生在閱讀時習慣發出聲音,甚至用筆和直尺指點著助讀,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速度,需要教師耐心指導。再次,要培養學生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初中生受小學朗讀影響,大多習慣逐詞逐句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獲取文意的速度和準確性,還會造成時間上的極大浪費。所以要培養學生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引導學生掌握“一目十行”的閱讀技巧。
四、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
英語閱讀比較枯燥無味,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教媒體集成性的優勢改進閱讀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以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出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快速熟悉英美國家的風俗人情,準確把握作者思想,有利于學生迅速抓住作品主旨及寫作意圖,這對答題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師應遵循“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充分認識到自己僅是引路人,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教學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多種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搞清作者意圖,把握文章重點,快速鎖定答案,這樣才能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姚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