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師要改革傳統課堂教學的舊模式,“放手”讓學生參與,“放心”讓學生嘗試。“放”是指讓學生不受拘束地去探索和研究一些問題,主動參與知識探究的過程。布魯納說:“知識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
開放性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盡可能地少說,變革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設計問題情景,啟發和引導學生建構上。學生可以不受約束地去探索、思考,學生探究新知規律的過程,往往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同時,充分發揮個性特長,方法也不唯一,學生會找到不同于其他人的方法,其求異思維、創新技能都得到了發展。
一、變換課堂教學模式——互動
數學課堂是一個小型的共同體,因此,它應當成為共同成員之間交流數學思想的場所。過去“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禁錮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阻礙了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新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數學、用數學的主人。
課堂互動的方式是豐富的,除了生生互動外,還可以采取師生互動,學生與物體、學生與媒體等之間的互動,強化對學生的感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變換課堂教學程序——靈活
傳統課堂教學遵循著固定不變的程序:“復習—新授—練習”或“問題—解答—結論”。在素質教育中,這種機械化的教學程序的弊端暴露無遺。按照課前備好的教學程序進行操作,按照規定好的過程創設教學情境,教師上課是照教案這個腳本在演戲,學生聽課是群呆子在看戲。機械、刻板的程序略去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遠離了生活實際,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改革課堂教學基本環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確定過程的優化策略,打破傳統模式,構建“問題—探究—解答—結論—問題—探究……”的開放式模式,使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激發求知欲,從而發現新的問題。
三、變換課堂呈現方式——立體
素質教育也是全方位的教育,它呼喚與之相適應的全方位、立體多維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電教設備顯現出得天獨厚的優勢。課堂內容的呈現方式不再是教師的平淡描述、粉筆的簡單演示,而是通過全方位的立體多維的現代教學媒體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四、變換課堂作業形式——趣味
現實世界的許多問題大多數是開放的,不僅解題策略需要探索,就是問題本身的結論也是多種多樣的,問題的已知條件并不是顯然和完備的,需要人們去發現或假定,甚至問題不一定有答案。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開放性應用問題的作業,不必限制時間,也不必要求個人獨立完成,允許請教別人或查閱資料。設計開放性的作業,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索完成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天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