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教育改革也在不斷地邁向新臺階,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最大的創造力。初中地理教師近年來也在不斷地進行地理教學方面的研究分析,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研究;學習興趣;思維能力
一、把地理形象思維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
地理課堂上,教師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把地理知識展現給大家,大概分為以下三類:一是通過一些模型、多媒體資料、實物等形式表現出來;二是通過語言描述地理的具體特點;三是通過簡單的線條符號或者示意圖,附加文字說明來表現地理內容,它們都是教學中構成地理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形象思維就是通過一些典型的現象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全面開發學生的大腦和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書本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地理是一門自然現象及人文現象的學科。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離開大自然的地理教學就是失敗的,教師要組織學生深入其中,進行實地考察,將書本上的文字知識變得真實化和形象化,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深入探討都會給地理課堂增加色彩,把課本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再將生活中的所見與知識串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三、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常情況下,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每個人的思維都是不一樣的,并且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這就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提供了空間。學習中最忌諱的就是似懂非懂,淺嘗輒止,一碰到實際的問題就難住了,我們要鼓勵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判斷,這樣不僅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更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廣闊性的鍛煉,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也會增加學生創作靈感的產生。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面對一個問題時,發散思維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從各個方面剖析,最終才得出驚人成果的。作為教師,更要多鼓勵學生思維發散地思考問題,充分呵護具有創造性的思維,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在新課改下,改變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進行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地理教學的發展更是要靠廣大地理教師的辛勤研究總結,才能在實踐中找出最適合當今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過去死板的一言堂的教學已經明顯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代,培養出學習能力強、思維能力過硬的學生才是現代教育的目的,所以我們廣大教師任務艱巨,讓我們共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吧。
(作者單位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賈得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