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截然不同,它已經開始培育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因此,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很有價值,因為它關系到教學的有效性。從兩方面探討了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倡導生本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一題多解,開闊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效性;探討
數學是一門十分靈活的學科,家長和教師都認為,數學學得好是智力水平較高的一種體現,這種看法確實有幾分道理,因為數學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理解了數學理論后,必須經過一定的轉化,才能夠解決各種題目。數學注重對學生智力活動的開發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并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初中數學已經不再像小學數學那樣簡單了,邏輯性和數學思想的體現已經非常明顯,而且初中數學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形成思考數學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特定的數學思維,對于高中的數學學習具有鋪墊作用,因此,探討有效的數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倡導生本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標精神的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已經得到普及,它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需求展開,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因此,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應該采用重復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應該合理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比如,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讀教材,這樣,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可以提高理論教學的效率。其次,在做完習題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可以讓學生研究習題的答案(習題后面都附帶答案),了解并弄懂每一個步驟,發現自己是因為哪一個條件沒有運用好才導致了解題思路的堵塞。如果看不懂,就進行小組討論,集體解決,發揮小組成員的協作能力。小組成員發揮自己的作用,將難題解決后,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激勵自己保持數學學習的長久動力和興趣。最后,再由教師進行提示和歸納,闡明解一類題目常用的方法和切入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具有長遠的目光和“歸類”的思想,不能“就題論題”,要避免停留在表面層次。在實踐“生本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不是主導者,而是一位重要的引導者。
二、一題多解,開闊思維
數學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保持思維的靈活度。因此,對于解題方法,教師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尋求多種解題思路,調動思維的積極性,這也是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好方法。數學習題的設計都是比較靈活的,一題多解的可能性較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滿足于向學生教授一種方法,當學生掌握了解決一道習題的基本方法后,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思路啟發,讓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實現“一題多解”。這樣,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就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就能將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運用到解題實踐中去,從而深化知識體系,開發智力。當教師向學生征詢“還有其他解題方法嗎”時,學生就會陷入積極的思考中,充分調動思維,認真思索不同的解法,學生進行的這個思維活動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生一旦思考出來,就會很有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數學,這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
本文從以上兩個方面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限于篇幅原因,沒有對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的培養做一個明確的闡述,希望廣大的數學教育工作者能夠給予一定的補充或修正。筆者所要強調的是,數學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方法之間也沒有不可打破的界限,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將不同的方法進行重新組合,發掘精華部分,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溫玉蘊.西北五省區聯合舉行數學教學研究交流會[J].數學教學研究,2008(07).
[2]張孝達.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人民教育,2009(06).
[3]鮑瓏.關于“對初中一個練習題及其解答的看法”一文的幾點意見[J].中學教研:數學,2007(06).
(作者單位 四川省威遠縣鎮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