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環節,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更是語文入門的敲門磚,每一位低年級教師都深深知道它的基礎作用。下面我就幾年的教學經驗淺顯地說一說針對農村小學漢語拼音的教學方法。
一、運用兒歌教學拼音
利用兒歌幫助孩子區別字形、記憶字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兒歌具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并且通俗簡單,很利于孩子記誦,我針對教學實際,在拼音教學時就嘗試著用“天線半圓b b b,馬兒奔跑d d d,兩個門洞m m m……”來區別、記憶字母,很受孩子們喜歡。在教學六個單韻母時,我們編了“張大嘴巴ɑ ɑ ɑ,攏圓嘴巴o o o,下嘴一咧e e e,牙齒對齊i i i,小嘴一突u u u,撮個小圓ü ü ü。”這種富有實用性和熟悉性的兒歌易于操作、便于記憶,有利于農村低年級兒童漢語拼音的教學。
二、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聲調練習
聯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讓拼音與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語調練習的同時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并使其得以提高聲調教學。學生開始總是讀不準、分不清,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在講課過程中首先借助圖片來學習ɑ的四聲:“汽車平走ā ā ā,汽車爬坡á á 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車下坡à à à。”然后聯系日常生活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教學中,學生爭先恐后地練習說:“ā,阿姨,阿姨你到哪里去?á,啊,你說什么?ǎ,啊,這是怎么啦?à,啊,我親愛的媽媽回來了!”這樣不僅學習了聲調,也拓展了他們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采用故事引入
利用故事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wu、yu。有一天,小i、小u和小ü一起出去玩,在路上他們遇見了大y和大w,他們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戲,大y找到小i做朋友,就成了音節yi(領讀),大w和小u做了朋友,就成了音節wu(領讀),小ü沒有朋友,就急得大聲地哭起來,哭聲被大y聽見了,就過來對小ü說:“別哭了,我也可以和你做朋友,但是你必須把眼淚擦干凈。”說完,小ü擦掉了眼淚(老師把ü上的兩點擦掉),兩眼笑嘻嘻的,成了音節yu(領讀)。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故事中既掌握了三個整體認讀音節,還能對ü跟在y、j、q、x后面要擦掉兩點掌握得更牢固。
四、游戲結合
對于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而把游戲引入教學中,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暫時聯系,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在活動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學起來輕松愉快。
(作者單位 重慶市涪陵區增福鄉三合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