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肩負著建設偉大祖國的重任。青少年一代的發展狀況將會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初中生處于重要的性格轉型期,此時塑造其良好的社會認知能力,對初中生個人的進一步發展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旨在分析初中政史學科教學中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社會認知能力的塑造。
關鍵詞: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學;社會認知;培養
一、社會認知能力的基本內涵
認知(cognition),又被人們稱為認識過程,是人類的心理活動。具體而言,它指的是人類對事物及其現象的客觀認識和理解,人類通過將先前認識的事物保存到腦海中,加以分析總結,便可以用其解決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人類的認識是由淺至深、由現象到本質的。社會認知,則是人類對社會客觀現象和人類行為準則及其意義的認識,反映著個體的品德認識水平。社會認知能力,是針對具體的社會情境,主體是否能夠通過應用自己個人的社會觀,對該情境里面的善惡美丑做出準確分析、判斷,進而確定自己該如何行動,理解自己的行為在社會生活層面上所具有的意義。
二、當前初中生社會認知現狀
1.價值觀錯位,并日益表現出世俗化、功利化傾向
隨著當下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初中生價值觀出現了錯位。由于受外界環境的某些不利影響,初中生日益呈現出一種更現實、更世俗、更功利的生活態度。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理想、沒有信念,對人對事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度,對祖國的光榮歷史和先輩們的豐功偉績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對模范人物缺少敬重,甚至心存鄙夷,反而對影視明星盲目崇拜、追捧。
2.個人主義至上,缺乏責任感
現在的初中生當中,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是在溫室中長大,在各個方面都受到了精心“呵護”,以至于養成了自私、懶惰、任性等不良性格。部分初中生,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學校生活中,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愿與人分享、合作,更別說為別人考慮了。他們把所有的事都當作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應該為他們服務;而對于班級活動或者社會活動,卻表現冷漠、視而不見,缺乏應有的道德感、責任感。
3.品德觀念模糊,是非榮辱難辨
很大一部分初中生,對品德觀念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空洞的理論層面,對品德最起碼的要求卻知之甚少,不能憑個人能力判斷出具體品德情境當中的善惡美丑。甚至有很多學生對社會上具體事件的好壞都是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例如,針對考試作弊這一事例,相當一部分學生都認為“作弊沒有被抓到是一項高超的技術”。這些現象,令人擔憂。
4.缺乏抗誘惑能力,易陷入網絡陷阱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進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走入了初中生的視野。科技這把雙刃劍,在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負面作用。網絡空間被大量的色情信息、暴力圖片等充斥著,這些都對初中生品德觀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很多學生由于缺乏對誘惑的抵抗能力,整日陷于網絡當中,荒廢了本應進行的學業。專家對此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網絡對初中生造成負面影響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黃毒、網癮、迷于虛幻。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有效培養初中生社會認知能力的相應措施
1.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社會認知,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對待社會的態度,才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明辨是非,理解具體社會情境當中的善與惡、美與丑,進而才能支配自己做出符合社會生活要求的行為。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認知。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通過日常生活的感性認識,對社會認知形成初步認識;第二,宣傳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正確榜樣;第三,通過正反事例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正確的社會認知,從而幫助其對社會現象做出準確判斷。
2.提高教師能力,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初中生能否通過思想品德課培養出正確的社會認知能力,關鍵在于教師能否進行積極有效地引導。在思想品德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中,教師的言談舉止直接會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品德課教師能夠對學生傳授相關社會認知的系統知識。由此可見,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社會認知。
3.尊重差異,開展思想品德差異性教學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當中,我們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開展思想品德差異性教學。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生個體差異為起點,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確定不同的目標,在全體學生當中求同存異。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當中,組織學生相互討論,理解個體之間的差異。
4.幫助學生將社會認知的要求內化為品德需要
只有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社會認知通過自己的理性分析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需要,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嚴格按照正確的社會觀念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模范故事或者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為學生提供參加社會認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獲得社會認知的經驗和富有感情色彩的體驗,加深和鞏固其社會認知。
初中生,正好處于青少年時代,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此時,正是塑造初中生社會認知能力的大好時機。在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認知能力,不論是對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還是對我們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都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青少年擁有健康、正確的社會認知,才能發揮積極的創造力,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這樣國家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安佰柱.第二次品德轉型期與高校德育問題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3).
[2]王俊霞.當前初中生不良品德心理的矯正研究[J].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
[3]王清華.淺談初中思品課引領初中生品德判斷能力發展[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11).
[4]陳麗.論初中生品德認知能力的培養[J].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6.
[5]徐明光.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品德價值觀滲透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3).
[6]陳勇.網絡環境中的初中生社會化問題探索[J].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武進湖塘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