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文化建設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其重要地位越來越被社區建設者和廣大社區成員所接受。當前社區文化發展相對滯后和不平衡,造成現階段社區文化建設出現了一些相應的問題。通過對日本社區文化建設的分析和借鑒,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區文化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中國;日本;社區;文化
社區文化建設是國家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創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內容。本文從社區文化的概念、功能以及日本社區文化建設和對中國的啟示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通過對日本社區文化建設的分析借鑒,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區文化建設的幾點措施。
一、社區文化定義及建設意義
社區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區中的居民為主體,以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包括各種群眾性的文娛、體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等在內的一種群眾性文化形式。社區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起到了文化傳播的作用,進而也能提高成員文化修養。文化是社會的靈魂,大力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對于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制觀念和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社區居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日本社區文化建設
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為了保護自己的文化,豐富居民的生活,在社區文化建設上下了很大力氣,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已經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備的社區組織體系。社區文化建設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社區文化建設。
1.制度化
日本首先從立法體系上抓起,規劃制訂了一系列法律規范,在長期的實踐中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備的法制制度。社區文化建設在一整套法律制度保障下,得以順利開展并不斷優化。
2.合理籌資
日本社區居民根深蒂固的社區意識為社區建設資金提供了重要保障。社區自治會、町內會等自治組織得到了社區居民共同支付的關于社區文化建設活動等相關方面的經費。政府負責制定規劃、提供經費支持以及進行審計監督,社區居民共同籌集的資金被充分利用,這對社區文化建設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3.分工明確
政府和社區自治組織兩者分工合作,部門職能明晰,責任分工明確。通過政策引導和信息傳遞,建立了地域中心體制,社區居民自發建立了住區協議會、町內會等自治團體。這充分體現了社區自治、以民為本的理念,兩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
三、中國對日本社區文化建設經驗的借鑒
為了完善我國社區文化建設,需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借鑒日本社區文化建設經驗,予以創新,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區文化建設之路。其中可供中國借鑒的經驗有:
1.法制化管理
法律對社區中的某些問題進行規定,利用法律調整社區中的各種社會關系,明確各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2.多元籌資機制
社區文化建設屬于公益事業,中國人口基數大,政府盡數撥款到每個社區個體的難度很大,因此要逐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拓寬資金的運作渠道。
3.擴大社區文化建設人才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首先,鞏固、壯大現有社區文化活動團體,擴大人才隊伍。其次,要強化教育,不斷提高社區文化骨干的業務素質。最后,大力開展社區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不斷吸引那些對社區文化建設有熱情的志愿者,不斷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
日本在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適合其自身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特點的社區文化,成功地達到了社區文化建設的目的,促進了日本社區的有序協調發展。與日本相比,中國的社區文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很多方面顯示出不足之處。中國社區文化建設也必須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之路,充分借鑒和吸收日本的成功經驗,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和諧社區、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王同存.淺析在新時期如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J].商情,2010(2).
[2]湯亞凡.簡論社區建設的創新[N].龍源期刊,2010(20).
[3]張波.淺談國外社區建設及其啟示[M].黑龍江對外經貿,2007(08).
[4]傅小鵬.國外社區建設的成熟經驗及借鑒[N].吳中區委組織部,2007-08-03.
[5]劉彬.論社區文化建設[J].宿州學院學報,2010-07.
(作者單位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