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枯燥、抽象,難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從學科地位上講也難以與語、數、外等學科相提并論,想要讓學生在課外花很多時間來鞏固所學知識也不太可能。因此,要想在有限的課時里讓學生掌握更多必要的知識,只能向課堂要質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性;學習興趣;主體地位;小組合作;課堂評價
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枯燥、抽象,難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從學科地位上講也難以與語、數、外等學科相提并論,想要讓學生在課外花很多時間來鞏固所學知識也不太可能。因此,要想在有限的課時里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只能向課堂要質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現結合教學中的案例,談談個人的思考和做法。
課題:《讓生命之花綻放》
[教學流程簡述]
環節一:
1.2010年8月5日當地時間下午兩點,33名智利礦工因塌方被困井下,至2010年10月31日早上才被解救。礦工被困了69天,比歷史上最長的被困時間還多了19天。身處700米深的地下,有三位礦工“家長”在救援隊伍打通生命通道之前,將大家組織起來,將僅50平方米的緊急避險室分為工作區、休息區和公共衛生區,并嚴格配給食物,就這樣這30多人在狹小的空間里生活了69天。
分小組討論:是什么力量讓這33名礦工生存下來?
2.知識問答:
(1)匪(刑)警報案電話:
火警報案電話:
交通事故報案電話:
急救中心求助電話:
(2)如遇壞人綁架,你應該怎么辦?
(3)如果發現家中煤氣輕微泄露,正確的做法是?
(4)遇到雷雨天氣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第(1)小問學生搶答,(2)(3)(4)問分小組討論。
環節二:
1.“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他材也有用”
父母很辛苦,我能
我的同桌學習不如我,我能
老師的嗓子嘶啞,我能
父母他們能
老師他能
工人他能
這一環節采用開火車的方式,每人回答一個問題。
2.閱讀課本31頁“油漆匠的故事”想一想為什么比爾要給油漆匠多付工錢?
環節三:
1.材料分析:2003年感動中國的20多名年輕的消防官兵,在11.3衡陽大火中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把數百名被大火困住的群眾全部救出,但是這20多名消防官兵卻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分小組討論:在衡陽大火中有20多名消防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卻有人認為這20多名消防官兵死得很不值,你是怎么認為的呢?
感悟: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人生的價值在于貢獻。
2.說說我的生命箴言:把你們就這節課中的感悟和體會,用精彩的語句、美麗的畫卷、響亮的歌聲或是平時搜集到的用來自勉的詩詞、名言匯聚成生命的箴言收集起來,裝訂成一個冊子,并命名為“生命的歷程”,用以激勵你們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環節四:
總結提升:生命是無價的,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請珍愛我們的生命吧。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能輕易放棄生的希望;當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要盡其所能地伸出援助之手,要不懈努力,不斷延伸和提升生命的價值。同學們,讓我們的生命之花盡情綻放吧。
[對本節課的思考]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有一句古話:“強扭的瓜不甜。”我想,我們的學生如果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威逼利誘下學習,那效果可想而知。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假如學生對所學內容不能產生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只能成為沉重的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成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者。那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就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在搶答環節,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急于說出自己的答案。從他們的發言中,可知他們對這些電話號碼的準確掌握。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個別學生說錯,如有個同學說出315,但馬上就有人糾正他,我想他以后再也不會搞錯了。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要確立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將主體視為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課堂教學要在整體化、師生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顧及大多數,關注每個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并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他材也有用”這一環節,因為我們是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只有二十出頭,所以我采用開火車的方式,每人回答一個問題。這樣就關注到了每一位同學,將每一位同學都融入課堂學習氛圍中,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同時,鼓勵、允許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醒他們盡量不要重復前面同學的答案,讓學生感受到在實踐探索中獲得了新知,提高了應對問題的能力。
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
“需要滿足論”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環境,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使每個學生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他們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本節課中,我總共組織了三次小組探究活動。并堅持只有小組團體成功,才能代表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團體合作達標,使學生把個人的成功融入團體的競爭中去,從而更加激發學生主動合作的熱情,并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同學的優點,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基礎好的學生在提高自己成績的同時,還必須盡力幫助組內其他成員;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認識到小組的成功取決于每個成員的努力,變壓力為動力,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的局面,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追求有效,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永恒話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需要教師熟練地運用有效性策略,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導向,徹底轉變教的理念和活動設計的理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成、感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積極探索,不斷積累經驗,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最后,讓我們以一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結束。
參考文獻:
[1]陳作棉.合作學習中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0(1/2).
[2]黃舉半.思政課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探討.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