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高等職業學校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了分層次教學科學組織與實施的具體構想。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構建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實踐技能課的分層教學的實踐模式,從如何分層、教學目標、考核體系、評價體系及教師的選用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分層教學;實踐研究;組織實施
近年來,職業學校由于入學降低了對學生成績的要求,造成學生學情十分復雜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沿襲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很難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很難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面對客觀現實,我校對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技能教學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目的是給每個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發展區,減少知識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及業務規格
1.培養目標:為江蘇交通行業、無錫市培養模具制造業基地提供“素質高、潛力大、有技術、會操作”的實用型模具技術制造及應用的高、中、初級技術工人。
2.業務規格:激勵學生一專多能。全面實行雙證制,力求技術等級考核初級工合格率保持100%,高、中級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同時多證率保持在98%以上。
二、五年制高職生源分析
五年制高職教育生源來自全省各地和省外的一部分,情況比較復雜。既有高分錄取者,也有錄取分數較低者;從對學習的態度來看,既有主動學習者(愿學),也有被動學習者(不愿學),更有部分不學習者。這些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表現在文化成績上,而且還表現在意志品質、道德情感、非智力因素等各個方面。把這些個體迥異的學生編排在一個教學班進行教學,可謂是“良莠不分”,必然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愿意學習者學不了,不愿意學習者更學不好等種種現象的發生。所以必須從他們的實際出發,實行分層教學。
三、技能分層教學具體的實施辦法
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實踐技能課程中,根據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和學生能力傾向,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教學班。A層(特長層次)、B層(普通層次)、C層(基礎層次)。A層次按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實踐技能、教學大綱和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注重特長優勢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通過實踐技能訓練,使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達到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高級工的水平。B層次按教學大綱和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注重實踐訓練方法的指導和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實踐技能訓練,使學生達到國家資格標準中級工水平。C層次按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國家職業資格,注重實踐技能訓練習慣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通過實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達到國家資格標準的初級水平。
分層教學的目標考核體系是按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根據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企業未來崗位需要的人才規格標準設定的,學校據此制訂專業技能訓練大綱和考核方案。老師根據大綱和方案制訂實施性技能教學計劃,分解安排好技能教學任務和實施時間,按時搞好技能應知考核和應會考核。通過目標進行課題訓練,按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建立起較為穩定的分階段技能考核目標。
分層教學學生專業技能階段的目標
在分層教學中,依據各層次學生可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疑、講解、訓練、輔導、監測評價及動態管理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設計教案時以B層次學生為基點,增加對A層次學生的提高要求和對C層次學生的補差要求。做到兼顧“提優”“補差”。同時強化目標意識,做到課前公布各層次實踐目標,課后檢查達標掌握情況,以便及時總結、調整、完善、再提高的目的。教師在作業設計上、技能的形成上、達到要求的時間上,要做到C層吃得進,B層吃得好,A層吃得飽。從而喚起每層學生的注意、誘發成功感,激勵向高層次奮進的動態效應。教師作為教學層次目標的提供者和組織者,學生是“達標”的主體,在設計各教學環節分層次過程中,要切實解決不同層次學生“吃不飽”與“吃不消”的矛盾。在反饋練習中體現分層次,為C層設計側重基本技能的一般掌握程度,為B層設計側重基本技能的較熟練的掌握程度,為A層設計側重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并能橫向拓寬,縱向加深。同時,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學生向目標定位較高的層次班流動,對向上流動,勇攀“高枝”的學生,廣為宣傳,大力表彰。這種動態流動的優點在于,學生能及時地判定距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的距離,使學生始終處于蓬勃向上的學習狀態中。
四、分層教學評價辦法
在分層教學評價中體現激勵性、全面性、差異性的原則。
1.激勵性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分等級,而是更多地考察分層學生達到本層目標及遞進情況,這種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時進行。提問、討論訓練,都要及時評價,特別是對某一問題達到本層目標及遞進目標的學生加以鼓勵,給全體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隨時激勵他們獲得成功。
2.全面性評價:對每個學生的綜合評價要做到多方位、多形式,擴大評價的范圍和內容。多方位的評價通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個人平時訓練成績,主要體現在階段測試等方面(30%),第二部分為合作小組的總體測試成績,教學中對各合作小組的成績進行累計,期末算出平均分,則為小組每一名成員的成績(20%),第三部分為期末綜合測試成績(50%),這三部分總分為100分。
3.差異性評價:在評價中,標準不同,分層評價,總量一致,鼓勵升層。分層測試是根據A、B、C各層次的知識考核目標要求,分別測試適合三個層次。總量一致就是各層之間試題的量基本一致,總分數一致。從分數表面看一樣,知識、能力含量不一樣。分層目標教學的評價,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評價。這種評價始終讓學生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分層教學競賽制度
在技能分層教學班中,每學期定期舉辦師生技能大賽,一般是每學期一次,并與國家、省、市、縣的技能大賽選拔相銜接,為職業學校師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搭建平臺。對在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優先挑選實習與就業的單位,優先參加學校的一些大型活動,并可以提前參加企業實習。
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技能分層教學的效果及結論
在職業學校生源基礎差,學習需求多種層次的情況下,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發揮學生優勢特長、發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生成才,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并進一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