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職院校,如何主動地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優化專業結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搞好學校專業設置不僅是學校規模發展的需要,更是科學把握辦學定位、拓展社會服務功能、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
一、搞好專業設置是辦好高職的重要前提工作
高等職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高職的專業設置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一項十分重要工作。隨著遼寧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運用高科技設備和手段進行生產,新興的第三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和農業科技化、產業化不斷普及等,使得許多生產和管理崗位的技術含量和專業化程度大幅提高,因而對人才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從業者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術技能的問題已提到我們面前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什么樣的專業人才,高職院校就應審時度勢設置或調整相應專業,保證培養人才的目標和質量。
學校在設置專業時要充分考慮師資、教學設備設施及實驗實習條件。所開設專業在相對穩定的同時,更要根據經濟社會需要能夠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其具有前瞻性和發展的預期。這樣在搞好專業建設的同時,也提高和保證了教學質量。
二、專業設置值得關注的問題
搞好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辦學面向社會求生存,進而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學校辦學應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名稱及培養方向應使考生一目了然,專業名稱能否反映或實現畢業后就業的崗位及崗位群,能否體現出培養目標并引導考生報考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統計發現不少學校的一愿上線人數是計劃錄取人數的2~3倍,而有些學校的一愿上線人數僅僅是計劃錄取人數的一半,還有一些學校因生源不足,不得不采取降分錄取來完成招生計劃。培養研究型的本科生和培養高職生采用同一張試卷來考評錄取,確實是值得研究的,高職招生考試應該進行改革。我們一定要根據學校自身條件和省域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做好辦學方向定位,搞好專業設置。
遼寧省在高職辦學“創新體制機制增強辦學活力,大力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不斷提高高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行業企業要充分發揮優勢,深度參與高職教改。而高職院校更要主動服務,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形成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三、搞好專業設置的思考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要堅持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在專業設置時應避免盲目性,要充分搞好社會需求調研。與現代化水平較高的企業合作辦學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技術條件,充分利用智力資源,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所學專業的先進技術,保證辦學質量,辦出高職教育的特色,使教育目標的針對性得以實現。
綜觀三十多年來,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的變化及國外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特征是經濟結構和就業結構朝著服務業方向有較大發展。近些年在我國,服務業無論是在國民生產總值所占比例還是在就業人數中所占比例都在逐年提高。設置專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水平的晴雨表,專業目錄的不斷充實與調整,其培養的人才將會更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就專業設置自身而言,它承上,是學校辦學方向的體現;它啟下,決定了課程如何設置及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來保證培養目標的圓滿完成。在設置一個新專業時,對其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對辦學收益分析,進行一系列科學論證,應該成為高職院校教學常規管理機制中重要內容。高等職業院校提升了專業設置決策管理水平,也就從源頭上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給予了保證。
參考文獻:
[1]遼寧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普通高考指導[M].遼寧人民出版社,2011.
[2]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07.
[3]遼寧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R].遼寧,2010.
(作者單位 遼寧冶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