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是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語文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綜合運用,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檢驗,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綜合體觀。更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自然現象、社會活動和人們的內心狀況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它對少年兒童的思想成長、智力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堅持寫日記可以增加寫作練習的機會
獲得的材料越多,越有選擇的余地。要選擇那些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使你最得意、最悲傷的、高興的、氣憤的、向往的、苦惱的內容來寫。
堅持寫日記,一定會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是非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一定會提高寫作的勇氣和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古人讀書講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既是閱讀的方法,又是閱讀的習慣,體現著完整的閱讀歷程:用眼睛去接觸文本,用朗讀去轉換、表現文本。用文字去表達自己對文本的感悟和由此獲得的啟迪、樂趣。閱讀時,需要對文本中字、詞、句、段進行圈點、勾畫。還要學習開頭結尾的方法、安排層次結構的方法,提煉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的方法。通過閱讀,要提高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還要提高認識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所有這些知識和能力,都是寫好作文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和和重要基本功。
三、作文要向生活開放
“作文難,難作文”,這可以說是小學生的普遍感受,學生作文時往往感到頭腦空空,沒有內容可寫。生活是寫作之源,倡導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教師要幫助學生時時處處有生活的概念,并著力培養學生具有一雙慧眼,在看似單調、平淡的生活中常常有所發現,有所感悟,獲得習作的靈感和激情。最好的方法是先要學會感受自己周圍的美好生活。
四、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心理學表明,小學生的表現欲較強。為此,我在具體的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點,培養和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借此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每次習作后,把全班學生的優秀作文拿出來,并由習作者朗讀,師生進行評析,肯定文章的優點,同時,要求小作者談談是怎樣審題、立意、選材、構思、用詞及開頭、結尾的,給其他同學以啟發和借鑒。這樣在作文中引入競爭機制,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總之,小學生作文主動性的發揮是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分不開的,如果教師都能使學生有序地自主作文,小學生對作文的積極性一定會充分發揮出來。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瞻榆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