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提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教師在政治課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問題,可以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為問題的解決形成一個合適的思維意向,從而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益。那么在政治課教學中該怎樣進行問題設置,打造高效課堂呢?這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問題設置的有效策略粗淺地談幾點體會。
一、問題設置應源于生活,具有針對性
學習的動力在于思考,思考出自問題,問題源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提出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去學習和研究。
如在學習高一經濟生活《勞動與就業》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從整體上、分層次把握好本課知識內容,了解我國現實的就業狀況和勞動者工作狀況,我以勞動者為核心設計以下題目:1.為什么要就業?2.我國就業的現狀怎樣?3.如何促進就業?(分三組:一組代表企業;二組代表國家;三組代表勞動者個人)4.勞動者就業了,他們的權益狀況怎樣?5.我們怎樣去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分三組:一組代表國家;二組代表企業;三組代表勞動者個人)6.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意義。這些問題既從整體理順了本課的知識,同時又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渴望尋找到答案,這時教師就可以同學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學習課本知識,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對課本知識的認識。由于是帶著問題去研究,學生學習主動,課堂效率高、效果好。
二、問題設置應服務于學習生活,具有目的性
設置的問題是為學習和生活服務的,而不是為了表演。現在的新課改,更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因此很多時候,教師要更注重課堂氣氛,采用很多諸如小品表演、辯論賽等活潑的教學手段。在問題設置上,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把所有書上能找到答案的東西都設置成問題,課堂上大家鬧哄哄的,氣氛看起來很好,然而下課后學生卻什么也沒學到。誠然,這樣做是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但上課畢竟是知識傳授的過程,這樣的問題設置喪失了根本的目的,盡管“好看”,卻不實用。
如何在有限的政治課堂上設置問題讓學生既活躍,又能掌握知識,服務于學習和生活?我認為一定要把握好問題設置的目的性。如在學習第三課《影響消費的主觀因素之——消費心理》一課時,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撰寫《中學生消費面面觀》的小論文。同學們對目前中學生在消費中普遍存在的“攀比”“求異”等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有位同學在文章中寫道:“在上初中的時候,不少同學流行用MP3,追求‘新款的’,我也曾經迷了一段日子。現在我覺得,這是一種消費的‘從眾’和‘攀比’等虛榮心引發的不科學的消費行為。其實這種心理十分不好,不斷迷戀聽歌和‘求新’,影響了學習,也助長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攀比之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析和討論,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有的知識前后聯系,需要我們加以比較。比如在講“勞動和就業”中的“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時,我問:“在我們學過的內容里,還有那些要求我們大力發展生產力?”學生經過看書,就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這樣既有明確的目的,又起到比較、復習的效果。
三、問題設置應貼近生活,具有趣味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開講會充滿吸引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開講的問題設置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政治課與別的科目有些不同,學生們或許已經把教材當故事看了,當教師拿著教材走進教室,學生們此時最關注的可能是,老師會怎樣來講這一課?有沒有新的東西?如果此時老師不能通過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簡短的故事來激發興趣,將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談不上知識的深化理解了。
如講《生活與哲學》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抽象難懂的哲學觀點時,如果教師只空洞地講述理論,學生難以理解,又會覺得枯燥。我在講這一問題時,引用了一個故事:有一員外家有四位女婿,分別是文人、做官的、經商的、種田的。有一天,他們在員外家同桌飲酒時,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他們便望雪興嘆對起詩來。身份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詩句。之后,我向學生提出問題:1.為什么他們對下雪的認識不一樣?2.他們的不同身份,各自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誰決定誰?學生通過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而且記憶持久。
四、問題設置應結合社會熱點,具有開放性
社會熱點問題往往是學生興趣所在,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既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又能使課堂充滿活力。政治教學具有開放性,社會熱點、社會現實、國際動態、生活百事等都可以作為課堂的素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我講的農民工問題,既是社會熱點,也是關注弱勢群體的表現。在設置問題時,首要考慮的是圍繞課程標準,圍繞課堂知識;其次不能把問題設置死,問題的設置不要“標準答案”,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其思考問題的空間更為開闊。但是問題的開放度要把握好,不能把問題的開口放得太大,否則學生的回答會漫無目的;也不能把問題的開口收得太小,學生一句話就解決問題了,同樣也達不到設問的效果。
總之,由于思想政治學科的內容和自身的特點,政治課教學中問題設置的有效策略應當是全方位的,絕不應僅限于本文上述的幾個方面。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樹立起現代教育理念和開放意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問題設置,從而實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真正使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有活力,更加亮麗,更具高效。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