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希望系于教師,教育問題的瓶頸在于教師如何面對他的教育生活。對教師生存狀況的關注,是對整個教育最根本的關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面臨著不斷轉換角色以適應新課改的極大挑戰,影響著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獲取。通過對中學政治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現狀、影響因素等問題進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學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原因;意義;建議;職業價值觀;心理保健
一、中學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現狀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就是指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獲得滿足、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發揮自己潛能并伴隨著力量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教師職業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教師在工作中能否體驗到幸福感,不僅關系到學校的教學工作,還關系到教師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學生的培養和教育。那么中學政治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現狀如何呢?
鄭州市教育局對426名中學政治課教師進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54%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近70%的教師感到心累、精神疲憊,48%的教師有焦躁、失眠等癥狀,36%的教師感到有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排名第一的,最讓教師們感到快樂的居然是休息,接著才是經濟收入、學生取得好成績和得到領導表揚等等。調查中發現,93%的中學政治課教師感到當教師越來越不容易,如果有機會,50%的教師希望改換工作,只有17%的教師愿意終身執教。以上調查結果顯示,中學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令人擔憂,應當引起社會的關注。
二、影響中學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的原因
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獲得具有多源性,既有來自于外界的積極評價,也有來自于教師自我得以實現等內在的原因。
1.學科輕視導致政治教師的幸福感缺失
我國傳統教育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但在今天,社會上普遍形成了重智育、輕德育,重實用、輕理論的功利主義傾向。隨著各地中考、高考考試模式的變化,政治學科的地位有所下降,學生投入的時間減少,重視程度降低。社會的偏見,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嚴重挫傷了一些政治教師的工作熱情,因而心生倦怠,幸福感缺失。
2.領導、家長是否支持和肯定
首先,領導對教師的認可是教師工作成就感的重要來源。這主要是因為受中國傳統官本位文化的影響,教師具有得到領導賞識的心理需要。此外,領導對教師工作的認可與教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師在職業生活中的幸福體驗。其次,家長對教師的認可是教師熱情工作的動力之一。
三、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的意義
1.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職業幸福感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又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評判自己行為的一種內在力量,當其感到自己的行為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時,就會產生一種快樂、幸福、欣慰的情感,從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并進而產生新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幸福感能使教師在工作中具有一種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做好教學工作、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勇氣和毅力。
2.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
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積極動力。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除了發展教育所需的外部條件(如資金、設備等)配置和內部因素(如教學內容、方法、措施等)的改革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保證措施,即重視師資的數量和質量。
四、提升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建議
根據對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努力,提升政治課教師職業幸福感。
1.改善待遇和社會地位
教師必然有作為人所具有的一定的物質需要,只有在物質需要達到一定水平之上,才可能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或精神幸福。注重平衡農村地區教師、城市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教師的收入狀況,以增強教師的幸福感。
2.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從物質環境上看,應著力于改善教師工作的客觀環境。此外,還應注意要充分給予教師以尊重、信任、支持和諒解,關心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與合理要求,盡可能解決他們提出的實際問題。
3.改革教學評價體制
改革教學管理首要的就是改革教學評價體制。建立著眼于提升學生素質的教學評價機制;以發展性評價取代終結性評價,為教師的不斷成長留足空間。另外,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比、考核等,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使教師擁有更多的專業自主權和更大的自由度。
4.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機會
為了勝任教師工作,教師不得不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外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這無形中增大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要積極為教師們提供進修的機會,選拔有潛質的或者需要培訓的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科進修和培訓,以便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及業務素質。
5.擁有積極認知,進行心理保健,善待自我、完善自我
不均衡的生活會使教師處于不良的心理狀態之中。首先,教師要擁有積極的自我觀念,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能面對并處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其次,能面對和接受現實。即使現實不符合自己的希望與信念,也能設身處地、實事求是地面對和接受現實的考驗。
我們常常不夠快樂和幸福。如果沒有足夠的魄力和決心去告別教育,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尋求心靈力量的支撐,然后嘗試著以從容之心面對一切教育對象和現象,心平氣和、腳踏實地地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上徐徐前行。發現并收藏工作中所有快樂的火花,讓它累積的光明照亮我們的教育探索之路,進而點燃我們的職業幸福感。
(作者單位 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電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