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關乎整個班級班風、校風的形成,是整個班級德育、教學質量的保證,良好的班風使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關鍵詞:建設;心理;活動;環境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化活動、營造文化環境、優化的基本單元。一個學校的德育、教學質量的評估,就是要看各個教學班的整體狀況,日常工作中,要將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教育無小事,要根據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需要,不斷豐富文化心理,使班級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一、堅持不懈,營造優美的班級文化環境
一個班級的環境凈化、美化程度如何,往往能反映這個班級學生的精神風貌。我們學校一直以來明確規定了班級環境建設的項目和要求,并定期開展檢查和評比活動。各班學生精心設計、布置教室,張貼警句格言,懸掛自己制作的工藝品,辦好充滿個性的黑板報,學校分劃班級試驗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班級試驗田鋤草、澆水、植樹、種花,局部美化構成了整個校園的整體美化,校園綠樹成陰,環境幽雅,為師生的工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愛校如家的情感。
二、團結互助,形成文明的班級文化心理
班級文化心理,指的是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班級的風氣和輿論傾向,這是班級文化建設中最重要但有模糊的組成部分。我們對班級文化心理的優化,明確地提出四個方面的內容與評價標準:
1.師生關系和諧
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形象,端莊大方,平易近人,多才多藝,開拓進取,有精湛的教育藝術,熱愛本職工作,以身作則,有較高的師德修養。其次要求學生尊師重教,努力學習,達到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2.同學間團結友愛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提倡同學之間學習上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生活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3.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和輿論傾向
集體是一個熔爐,我們明確要求各班抓好輿論導向和班風建設,力求運用集體力量去影響每一個同學的行為,進行養成教育。
4.奮發向上,積極進取
班級文化心理的優化,使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認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活動是實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徑,班級文化活動具有獨立性、主動性和靈活性等特點,更能吸引學生參與。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活動。
1.政治性活動
學校對學生參加升國旗儀式和學雷鋒等活動作了量化規定,要求各班學生按規定認真參加升國旗儀式,將學雷鋒、樹新風活動納入班級文化建設之中,堅持崗位學雷鋒,把活動落到實處。
2.規范性活動
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根據本校實際,著重抓好學生的儀表、考勤、考風、作業、自習等環節,通過制度化的檢查評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知識性活動
各班組織學生開展多彩的課外興趣小組以及舉行班級知識競賽活動,吸引廣大學生參與。
4.娛樂性活動
鼓勵學生舉辦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如文藝晚會、舞會、卡拉ok、球類比賽等,對學生的愛好欣賞熱點加以正確地引導,培養其健康的審美情趣,活躍校園生活,加強校園凝聚力。
5.實踐性活動
利用課余或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考察、勤工儉學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增強社會主義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四、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戰
班級文化是班級全體同學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形成的。學生剛入校,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性格各異,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思維方式不一,要在一個集體中學習生活配合很好,短時間內難以辦到。學生今天入校,明天或后天這個班級就很有文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想要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
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活動,與緊張有序的課堂學習使我們的學生的學習有張有弛,相輔相成。學生對各項活動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進而產生了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渴求心理和對學習各種技能本領的濃厚興趣,達到了我們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 新疆巴楚縣第二中學)